旅行即事

东人何罪苦荒芜,西使重来感慨孤。

眼见老羸转沟壑,况闻少壮散江湖。

发仓欲矫长孺诏,赴阙须陈郑侠图。

闻道周官弛除道,行看商雨遍郊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大春所作的《旅行即事》。诗中描绘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忧虑与思考。

首联“东人何罪苦荒芜,西使重来感慨孤”开篇便以强烈的对比手法,指出东部地区因荒芜而遭受苦难,西部使者再次来访时,内心充满了孤独与感慨,暗示了社会的不公与变迁。

颔联“眼见老羸转沟壑,况闻少壮散江湖”进一步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老弱病残者在贫困中死去,年轻力壮者则四处流浪,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动荡不安。

颈联“发仓欲矫长孺诏,赴阙须陈郑侠图”表达了诗人对于改善民生的渴望与行动。他希望能够像汉代的赵广汉那样,发放粮食救济穷人;同时,他也准备向朝廷进言,如同宋代的郑侠一样,通过绘制图卷来揭露社会问题,呼吁改革。

尾联“闻道周官弛除道,行看商雨遍郊衢”则预示着社会变革的可能。诗人听说周朝的官吏们正在清除道路上的障碍,预示着新的治理方式即将推行,商人的雨水(比喻经济活动)将遍及城乡,象征着社会活力的复苏与繁荣。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的矛盾与问题,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于改革与进步的期待。

收录诗词(669)

林大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童使君邀游清源山同蔡中丞王符卿二首(其一)

风烟万里入南台,槛外诸山次第开。

北海张筵缘福地,西京留客尽仙才。

凄清虎啸林间出,绕缭鸾笙天际来。

为问昔人栖隐处,飞霞此去有蓬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童使君邀游清源山同蔡中丞王符卿二首(其二)

层峦积翠晓云凉,古洞参差紫柏香。

碧海秋涛见舟楫,长空霁色隐桥梁。

凭虚似复登华岳,望远真仍忆朔方。

戎马年来暗西北,凭谁谈笑静封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读陈郎中赠诗和答

忽看长剑倚天愁,坐读新诗满院幽。

隔岸梅花春带雪,澄江月色晓凌秋。

风骚白日回千古,鸾鹤清时下九州。

解榻论文或不愧,欲辞华省入丹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薛舍人尊甫寿卷

层霄霭霭腾奎壁,望里悠然见寿星。

拜秩亲窥凤池紫,承恩却望南山青。

鹿门旧识庞公隐,汾曲新传薛氏经。

不用岩居避尘世,定将嵩祝报明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