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屏山

陡然拔地起,半壁凌芳洲。

翠色空霄汉,岚光锁绿畴。

鸟道晴峰拱,云帆碧海收。

影入莲潭水,千年胜迹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半屏山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体的突兀与高耸,以及其在云雾缭绕中的神秘与静谧。首句“陡然拔地起”直接点明了半屏山的雄伟气势,仿佛从地底猛然崛起,展现出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感。接着,“半壁凌芳洲”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半屏山与周围的环境相映衬,突出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超凡脱俗的姿态。

“翠色空霄汉,岚光锁绿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半屏山的自然之美。翠色是指山体的绿色,空霄汉则强调了山的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相接;而岚光则是山间云雾在阳光照耀下形成的光影效果,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色彩。这两句通过视觉上的对比和色彩的描绘,展现了半屏山在自然环境中的独特魅力。

“鸟道晴峰拱,云帆碧海收”则通过动态的视角,描绘了半屏山在不同时间、不同天气下的景象。鸟道暗示了山中可能存在的小径或险道,晴峰拱则形象地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山峰的壮观景象;云帆碧海收则可能是比喻性的描述,既可理解为云雾散去后的海面景象,也可理解为船只归航的场景,两者都体现了半屏山在不同情境下的美丽与宁静。

最后,“影入莲潭水,千年胜迹留”两句总结了半屏山的永恒魅力。莲潭水在这里不仅指真实的湖泊或池塘,也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影入莲潭水,意味着半屏山的倒影在水中留存,成为了一种永恒的记忆。千年胜迹留,则强调了半屏山作为自然奇观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更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和人文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半屏山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自然美和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4)

李丕煜(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登红毛城(其一)

安平雄镇海连天,海尽天穷何处连。

海岛休誇天堑险,天威直破海门坚。

天桥入海天涯断,海柱遮天海外悬。

锁钥海邦天府重,擎天亘海自巍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登红毛城(其二)

海外孤城别有天,海天相际水云连。

天开海国朝宗久,海拥天家砥柱坚。

薄海车书今一统,中天日月正双悬。

楼观沧海摩天汉,海角天涯意惘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冈山树色

大冈山畔小冈连,翠色苍茫欲接天。

石洞云关閒去鸟,丹枫乌桕半残烟。

染成玛瑙蘤疑剩,削出芙蓉水欲然。

揽胜游人临绝顶,几回摇曳为谁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泮水荷香

泮水天然十亩塘,亭亭菡萏映宫墙。

月明花下香初袅,雨落潭空藕正长。

绿叶醉风惊鸟梦,澄波坠粉漾鱼忙。

幽芳一点无尘到,况是月明夜气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