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张齐公庙

东安猛将张齐公,十八夺父军囚中。

至元召募起亡命,父子南伐收奇功。

酒酣一跃马上立,拔剑四顾奔雷风。

十年转战江汉上,万里直挽安南弓。

乾清坤夷四海一,勋在旂常心帝室。

身封万户传子孙,誓不偷生污天秩。

天下丰盛大德年,天子明圣宰相贤。

小臣刘深射功利,上疏自荐能开边。

鬼方寡妇号八百,嫂叔操戈自争国。

刘深一言取大官,远帅官军陵险阨。

五溪运粮数万家,哭声震动湖南北。

发徒开道径折节,既勤其民大求索。

斗量金珠谷量马,溪壑之欲安可塞。

此时张公亦在行,捐躯力谏皆莫克。

折节薄险伏四起,刘深夜遁张公死。

鸟飞不度山川愁,坐看英雄化为鬼。

乃知自古守边鄙,大忌邀功贵宁敉。

张公庙食东海头,刘深枭首蛮烟里。

张公世为忠孝门,刘深万年秽青史。

两家同死不同心,试与题诗作臣轨。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寄题张齐公庙》由元代诗人揭傒斯所作,描绘了东安猛将张齐公的英勇事迹及后世对其的纪念。诗中赞扬了张齐公的忠诚与勇敢,以及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

首句“东安猛将张齐公”,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与地位。接着,“十八夺父军囚中”一句,展现了张齐公的非凡勇气与智慧,他不仅夺回了被囚禁的父亲,还因此受到元朝的征召,开始了南伐的壮举。

“酒酣一跃马上立,拔剑四顾奔雷风”描绘了张齐公在战场上豪情万丈的形象,他的英勇行为如同雷风般震撼人心。接下来的“十年转战江汉上,万里直挽安南弓”则进一步展示了他长期征战的艰辛与成就。

“乾清坤夷四海一,勋在旂常心帝室”赞颂了张齐公的功绩,不仅对国家有巨大贡献,更体现了他对皇室的忠诚。最后,“身封万户传子孙,誓不偷生污天秩”表达了张齐公对家族荣誉与个人尊严的坚守。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另一位历史人物刘深的描述,通过对比,突出了张齐公的高尚品质。刘深因一言而得高官,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与张齐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张公庙食东海头,刘深枭首蛮烟里”总结了两位历史人物的不同结局,强调了忠诚与功利之间的抉择。最后,“张公世为忠孝门,刘深万年秽青史”再次强调了张齐公的忠诚与高尚,而刘深则因其行为被永远铭记在耻辱的历史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张齐公及其后世纪念的描绘,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高尚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反思了功利主义可能带来的后果。

收录诗词(207)

揭傒斯(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书法家、史学家。家贫力学,大德年间出游湘汉。延佑初年由布衣荐授翰林国史院编修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前后三入翰林,官奎章阁授经郎、迁翰林待制,拜集贤学士,翰林侍讲学士阶中奉大夫,封豫章郡公,修辽、金、宋三史,为总裁官。《辽史》成,得寒疾卒于史馆,谥文安,著有《文安集》,为文简洁严整,为诗清婉丽密。善楷书、行、草,朝廷典册,多出其手。与虞集、杨载、范梈同为“元诗四大家”之一,又与虞集、柳贯、黄溍并称“儒林四杰。”

  • 字:曼硕
  • 号:贞文
  • 籍贯:龙兴富州(今江西丰城杜市镇大屋场)
  • 生卒年:1274~1344

相关古诗词

番阳萧性渊携其祖将领所爱唐琴号霜钟者还自和林求诗六月三日五门宣赦后作

嵩州昔有萧将军,读书学剑天下闻。

南随龙马渡江去,尚有孤琴传子孙。

孤琴云是唐人斲,昔日军中自行乐。

至今犹存杀伐声,一鼓哀风振寥廓。

将军之孙才且良,文能作赋武蹶张。

秦皇城下饮白马,祁连山中射白狼。

时平好文不好武,抱琴却叹儒衣误。

昭王台上看青春,彭郎矶头梦归路。

日长史馆幽且閒,正冠拂琴为我弹。

京城六月日如火,霜钟半夜鸣空山。

南风自有虞廷操,可惜同心不同调。

捐琴决眼望青天,今日天门有新诏。

形式: 古风

送毛真人还龙虎山

手绾银章主秘祠,翩然归去忽如遗。

麈湖龙井云间上,凤曲鸾歌月下吹。

香逐蘅薇深更入,气交梨枣静偏宜。

南屏风雨平坡雪,争似山中梦觉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故中宪大夫岭北行省左右司郎中苏公志道哀诗

苏公廊庙姿,推择起为吏。

论议动引经,举措必由义。

惟时方大旱,谓咎在冤滞。

决狱天乃雨,凶年化丰岁。

流声满山西,宪府立罗致。

慷慨平生怀,遂佐直指使。

受命按边鄙,正色行使事。

边臣既威服,使亦免颠踬。

六曹收雄材,两府资远器。

激昂天下事,往往见谋议。

十载拘掾曹,弥年困文字。

虽云富匡赞,岂足尽材艺。

一命厕省僚,句稽得深弊。

铨选班爵冗,出入钱谷细。

并缘出多门,穿穴肆奸利。

有如水上萍,驱去还复至。

因风一披荡,暂得免蒙翳。

再命主贼曹,持平独丕蔽。

恒求情中实,动究法外意。

功罪必诛赏,义恶俱惕厉。

三命参宥密,令闻益昭晰。

和林跨大漠,肇造此根柢。

东际瀚海头,西控流沙裔。

北穷阴山外,南掎两都势。

连营列万里,仓庾千万计。

镇以磐石宗,重以分省寄。

忆昔大德末,成庙方厌世。

桓桓忠献王,功大更多智。

武德既践阼,宫阙始清閟。

越邸矜微劳,宠极心乃异。

国有社稷臣,谗乃惑聪睿。

遂辍股肱任,往重藩屏系。

有威如雷霆,有恩若元气。

耕凿比中上,什伍相错置。

士忘远戍苦,民见太平治。

道路无拾遗,商旅毕怀惠。

忠献一朝没,武皇亦遐弃。

骎寻延祐中,权相擢天位。

磨牙吮人血,掉尾恣狂猘。

戕贼骨肉亲,迫逐见危坠。

天人共震怒,降灾及兹地。

大雪深丈馀,人马相枕毙。

重为朝廷忧,夙夜靡宁志。

除吏超五等,闻者尽惊避。

苏公拜郎中,即日辞九陛。

厚禄非所荣,高爵非所贵。

彼民亦天民,安得皆坐视。

兼程到官所,发廪急周济。

死者何嗟及,存者再生遂。

闾阎渐苏息,竭力补黥劓。

飞书九重天,请为兵民备。

募粟实塞下,慎勿惮劳费。

天子赐问劳,名王致金币。

至今赖长策,当时已多忌。

如何方赐环,及国竟长逝。

都人走相哭,行子为歔欷。

崩腾朔风迅,惨淡浮云曳。

苍松拔其根,黄鹄铩其翅。

幸哉有令子,名已注简记。

千秋常山下,豪杰一挥涕。

形式: 古风

题罗稚川所画临川罗益谦溪居图

迢遰临川郡,泱漭元献里。

浮上君子庐,闭户青林里。

连山烟景晏,断岸寒沙靡。

日暮孤舟还,荒村隔流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