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文长老

久向人间脱俗缘,了无挂碍度年年。

一尘不惹菩提树,四大俱空兜率天。

閒爇篆香供鼻观,静翻贝叶养心田。

推敲对景清吟处,应是浑无蔬笋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已远离尘世俗缘,毫无牵绊地度过一年又一年。
菩提树上不沾染丝毫尘埃,四大皆空,身处兜率天之境。
闲暇时点燃篆香,只为嗅觉享受,静静地翻阅佛经,滋养心灵。
在这样的清幽环境中独自品味,吟诵诗句,想必没有世俗琐事的打扰。

注释

久向人间脱俗缘:长期脱离尘世的世俗关系。
了无挂碍:没有任何牵绊。
度年年:度过一年又一年。
一尘不惹:不沾染一丝尘埃。
四大俱空:四大皆空(佛教中指地、水、火、风四大元素)。
兜率天:佛教中的天界之一,象征宁静和智慧。
閒爇篆香:闲暇时点燃篆香。
鼻观:佛教中的嗅觉修行。
静翻贝叶:静静地翻阅贝多罗树叶书写的佛经。
养心田:滋养心灵。
推敲对景:仔细品味眼前景色。
清吟处:清幽吟诗的地方。
浑无蔬笋篇:完全没有世俗琐事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出世离俗、超然物外的向往。"久向人间脱俗缘,了无挂碍度年年"两句,说明诗人渴望摆脱尘世的羁绊,无所牵挂地度过每一个年头。"一尘不惹菩提树,四大俱空兜率天"则显露出佛家思想的影响,菩提树是释迦牟尼成道的地方,诗人希望自己的心灵如同那棵树一般,不为世间的一切尘埃所动摇,而“四大俱空”则意味着物质世界的空无,一切皆为空。

"閒爇篆香供鼻观,静翻贝叶养心田"两句描绘了一种超脱红尘的生活状态。閒爇即闲暇,篆香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用于礼佛或冥想时燃烧的香料;“供鼻观”则是通过嗅觉来享受这种清净的香气;“静翻贝叶”则是在宁静中研读经典(贝叶即贝多罗叶经),以此来修养心性,培育内在的田园。

最后两句"推敲对景清吟处,应是浑无蔬笋篇",诗人在自然风光中寻找灵感,以清新的吟咏表达自己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浑无蔬笋篇"可能指的是一种没有杂质、纯净无瑕的文学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佛教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超脱和内心平静的心路历程。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兰皋自咏

生来无分对书灯,却喜逢人便眼青。

枵腹谩临求米帖,学耕频勘相牛经。

崚嶒骨相身长健,磊磈襟怀鬓未星。

密掩柴扉盘膝坐,人非人是底须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次兰皋吴堂长晓起

晓起披衣不奈寒,搔头自愧转疏顽。

吟情冷淡梅花外,画思微茫烟雨间。

有兴何妨终日醉,无求赢得此生閒。

要知人事循环理,岁月推移去复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兰皋秋感

向晚郊墟送嫩凉,征鸿点点又南翔。

年光迅似离弦箭,世事艰于上水航。

月不冷炎来户牖,诗多凄怨感蛩螀。

秋容莫道全萧索,篱菊芙蓉竞试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次兰皋擘蟹

江湖郭索草泥行,不料遭人入鼎烹。

勇恃甲戈身莫卫,富藏金玉味还清。

持螯细咀仍三咏,把酒高吟快一生。

鲈脍侯鲭应退舍,算渠只合伴香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