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慢.得客中信

池莲已谢,篱菊又残,正念远人天际。

塞雁南来,带得一封书至,且先看、两个平安字。

欲慰我、离愁万种,谁知翻触愁起。廿载蚕丛寄。

总浪负年华,薄名微利。急整归鞭,鬓发料非昔矣。

怎而今、不把瓜期记。

越看那、红笺细楷,觉心情如醉。

形式: 词牌: 卜算子慢

鉴赏

这首《卜算子慢·得客中信》由清代诗人张素所作,情感深沉,词意婉转,描绘了诗人收到远方友人信件时复杂的心情。

开篇“池莲已谢,篱菊又残”,以自然景象的凋零暗示时光流逝与人事变迁,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正念远人天际”则直接点明了思念之情,将读者引入一个遥远的空间,感受到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挂念。

“塞雁南来,带得一封书至”,通过雁传书信的典故,巧妙地将时空距离拉近,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信件跨越千山万水带来的温暖与慰藉。接着“且先看、两个平安字”,表达了诗人收到信件后最关心的是对方是否安好的朴素愿望,这种情感真挚而动人。

“欲慰我、离愁万种,谁知翻触愁起”,诗人原本希望信中能带来安慰,却没想到反而触动了更深的离愁别绪,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展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廿载蚕丛寄。总浪负年华,薄名微利。”诗人回顾过去二十年的生活,感叹自己曾虚度光阴,追求名利,但最终发现这些都显得微不足道,流露出对过往生活的反思与遗憾。

“急整归鞭,鬓发料非昔矣。”诗人意识到自己已不再年轻,岁月匆匆,不禁加快了归家的步伐,预感未来的自己将大不如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怎而今、不把瓜期记。”“瓜期”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约定或期待,诗人现在却忘记了这个重要的日子,表达了内心的迷茫与失落。

“越看那、红笺细楷,觉心情如醉。”最后,诗人再次回到信件本身,红笺上的细楷文字让他感到既温暖又心醉,这种情感的转变,或许是对友情的珍视,也可能是对生活重新燃起的希望。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离别与思念时的复杂心境,以及对时间、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7)

张素(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侍家大人之台湾任渡海作

极目滔滔也,怒浪拍长天。

扁舟直破重溟,身世共茫然。

腾起龙宫光怪,现出蜃楼变幻,日月浴双丸。

回首大江渡,更觉姿奇观。兰闺里,盈盈女,怯惊湍。

问谁似我帆底,巨浸纳胸宽。

但愿高堂百岁,安稳风波宦海,常此住来便。

瀛岛倘能至,还欲访真仙。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念奴娇.送外北上

别离谁惯,况正当春暮、凄凄风雨。

既酌金尊须痛饮,莫絮伤心软语。

柳拂津亭,花飘山店,珍重长安路。

妇虽非健,学持今日门户。

就是白首慈亲,双双黄日,君漫回头顾。

纵为家贫希斗粟,须识折腰非慕。

凤诰诚荣,鹿车亦乐,但望归无阻。

试听林外,子规啼血方苦。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贺新郎.读荫嘉弟乐圃吟钞

我与君同气,却缘何、生花好笔,不能相似。

大抵两间灵秀毓,男子原多女子。

何况又、穿经穴史。

一卷吟钞窗下读,洵清才、绣虎雕龙丽。

心敬服,砚焚矣。自来极盛难为继。

昔吾叔、高歌白雪,振声当世。

再赴公车悲旅卒,鹊起何期弱弟。

想跨灶、泉台心喜。

但愿早蒙稽古力,赋清平、直到龙楼里。

方慰得,女媭意。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蝶恋花.别静贞盟妹

回首乡园云树绕。数到归期,十里长亭道。

流水落花春去了,碧天无尽连芳草。

帆影欹斜惊水鸟。几处邻舟,漫作清商调。

檀板轻敲歌袅袅,箫声不管离人恼。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