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博浪沙中挈椎走,鸿门帐前撞玉斗,谁谓张良貌如妇。
赤帝子起鞭赤龙,臣也请归从赤松。
赤松子,在何许,君不见朝烹狗,暮缚虎。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博浪沙》,描绘了张良在博浪沙刺杀秦始皇未遂后,转而追随仙人赤松子的隐逸故事。诗中通过“博浪沙中挈椎走”和“鸿门帐前撞玉斗”的细节,展现了张良智勇双全的形象,尽管他外表柔弱(“谁谓张良貌如妇”),但内心坚韧。接着,诗人以“赤帝子起鞭赤龙”象征张良的壮志豪情,他决定放弃世俗权力,追随理想中的仙人生活。“臣也请归从赤松”表达了他对自由和超脱的向往。最后两句“赤松子,在何许”和“君不见朝烹狗,暮缚虎”,则借用了道教神话,暗示了世事无常和对权势的讽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历史人物为背景,融入了道家思想,既有英雄主义的色彩,又带有浓厚的哲理意味,体现了李梦阳独特的艺术风格。
不详
汉族,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陵曰不可平曰可,安刘者谁勃与我。
产不信,禄不入,军右袒,计安出。
邓通小臣敢皇侮,错也何人毁庙堵。
臣欲戮通帝弗许,请收错诛帝罔与。
含血自歼报皇祖。
郑当时,辕下驹,韩安国,两首鼠。
秃老翁,竟斩汝,廷臣不语淮阳语。
君不见金家妇、王家女,一言杀儿还杀母,何况区区老秃且。
燕燕汝今衔泥向何县,遮天蔽日过长安,堆泥作冢高如山。
飞来未央宫,衔取梁上土。
黄口见母来,哑哑张吻索虫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