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称所作的《送僧归越中》。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僧人行踪的飘渺与禅意。"锡挑龙河云"形象地写出僧人挑着锡杖,仿佛穿越了云雾缭绕的龙河,暗示其行程的神秘与超凡;"衣带越溪雨"则描绘僧人的衣裳沾染着越溪的雨水,增添了旅途的清冷与诗意。
"说法方西来,随缘复东去"表达了僧人传播佛法的足迹,从西方而来又向东而去,体现了佛教的无常观和随缘自在的精神。"松枝偃故房,柏子落庭树"描绘了僧人所经之处,松柏静立,柏子落下,营造出宁静而古老的氛围。
最后两句"从此上方遥,人间但凝伫"表达了诗人对僧人远去的留恋以及对佛法世界的仰望,人们只能在远方凝视,寄托了对僧人的敬仰和对佛法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寓情于景,富有禅意,展现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生活的理解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