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民歌

来逋逃,来逋逃,茹藿烹藜腹顑颔以枵。

出门豪家打缚,入门妻子煎熬。

昔饥官府赈我,今饥官府禁我。

来逋来逋,率彼旷野。野死饫鸱鸢,狱死饫虫鼠。

野死侥倖尚可脱,狱死则死谁贳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名为《逃民歌》,是明代诗人张时彻所作。诗中描绘了逃民在社会底层挣扎求生的悲惨境遇。

首句“来逋逃,来逋逃”,以反复咏叹的方式,强调了逃民的处境之艰难。接着,“茹藿烹藜腹顑颔以枵”一句,生动地描绘了逃民生活条件的极度贫困,他们只能以野菜和藜为食,肚子饿得瘪瘪的。

“出门豪家打缚,入门妻子煎熬”两句,揭示了逃民在外受豪强欺凌,在家又遭妻儿责难的双重压迫。这反映了当时社会贫富差距巨大,底层人民生活艰辛的现实。

“昔饥官府赈我,今饥官府禁我”对比鲜明,表达了逃民对官府态度的转变,从过去的救济对象变成了被限制自由的对象。这种转变反映了官府政策的不公与冷酷。

“来逋来逋,率彼旷野”一句,展现了逃民四处流浪,无处安身的生活状态。他们只能在旷野中寻找生存的机会。

“野死饫鸱鸢,狱死饫虫鼠”形象地描绘了逃民在野外或监狱中死亡的凄惨景象。即使在死亡后,他们的尸体也无法得到妥善处理,只能成为鸟兽的食物。

“野死侥倖尚可脱,狱死则死谁贳汝”最后两句,表达了逃民即使在野外死亡,也比在监狱中等待死亡更为幸运的观点。这反映了逃民对残酷社会现实的无奈与绝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强烈的对比,深刻揭示了明代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官府政策的不公与冷漠。诗人的笔触饱含同情与愤慨,展现了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批判。

收录诗词(148)

张时彻(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有谷三章

田有嘉谷,后皇所殖。心之谷矣,时维懿德。

易我疆亩,其耕泽泽。既曰耕只,曷遂播只。

其实累累,施于孙子。古我先民,遵皇之极。

遵皇之极,以燕以翼。不菑胡畬,不稼胡穑。

凡尔君子,夙兴是力。其力云何,荼蓼是除。

载蕃载滋,百千其储。无逸斯逸,匪哲伊愚。

敬念不替,茀禄是俱。

形式: 四言诗

题扇

渺渺洞庭秋水阔,扁舟摇动碧琉璃。

松陵不隔东南望,枫落寒塘露酒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省中春夕

纤月升庭树,柔风动四荣。

坐窥宿鸟至,微悦触幽情。

南国流莺满,西郊春草生。

归欤假羽翼,长路起遐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北征杂咏五首(其二)

养鸟莫养鸾,艺麻莫艺兰。

芳香难为用,过美多忧患。

田甲贱死灰,白日摧冰山。

时运有来去,祸福无定端。

周道荡如砥,朱门竞弹冠。

咳唾生风波,诛夺在一言。

二曜不常盈,人生岂得安。

栖栖岩穴士,无为耻泥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