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二)

秦兵谋大梁,决河灌夷门。

百万皆为鱼,闾里无一存。

不用无忌谋,人人皆有言。

天方纵秦毒,荡涤乾与坤。

虽得阿衡佐,谁能救崩奔。

政先趣嬴祸,指鹿遂亡秦。

翟义为汉谋,摄省因即真。

为忠岂不难,杀身亦已仁。

天道良悠悠,成败难重陈。

不见商山翁,采芝乐全真。

羽翼安储皇,天子不得臣。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咏史(其二)》由宋代诗人刘攽创作,通过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慨和对人性、政治的深刻洞察。

首句“秦兵谋大梁,决河灌夷门”,开篇即以秦军攻伐大梁、决堤淹城的壮阔场景起笔,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接着,“百万皆为鱼,闾里无一存”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无数生灵涂炭,城市化为废墟。

“不用无忌谋,人人皆有言”则揭示了决策者与民众之间的矛盾,暗示了秦朝统治者的失策与民怨。接下来,“天方纵秦毒,荡涤乾与坤”两句,将矛头指向了秦朝暴政,表达了对秦朝统治的强烈批判。

“虽得阿衡佐,谁能救崩奔”中,“阿衡”是古代传说中的辅弼之臣,此处借指秦朝的辅助大臣,表达了即使有能臣相助,也无法挽回秦朝灭亡的命运。接下来,“政先趣嬴祸,指鹿遂亡秦”两句,直接点明了秦朝政治的腐败与短视,最终导致了国家的覆灭。

“翟义为汉谋,摄省因即真”描述了翟义为汉朝策划,最终成为汉朝的领导者,反映了历史的转折与更迭。接下来,“为忠岂不难,杀身亦已仁”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在权力斗争中,忠诚与牺牲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

“天道良悠悠,成败难重陈”两句,以天道的深远与不可逆,暗示了历史的不可更改性,以及成功与失败的难以重新评判。最后,“不见商山翁,采芝乐全真。羽翼安储皇,天子不得臣”通过引用商山四皓的故事,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权力与责任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剖析,展现了诗人对人性、政治、历史变迁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忠诚、牺牲、权力与责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晚归望月

落日隐城头,深林已微暝。

相携步明月,诘曲穿缭径。

稍稍归鸟栖,四风乱钟磬。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六月七日大热及晓微雨

宿云晦城阙,晓雨生微凉。

绿缛草木润,清虚尘土香。

宇宙暂扫除,胸襟豁轩昂。

忽如沉痾去,飘若凌风翔。

适物能须几,执热每相望。

永愧江上翁,终岁浮沧浪。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苦热登楼

高楼亦炎蒸,况乃楼之下。

念彼生民微,累累尽蜗舍。

上天无清风,何以逃永夏。

顾余更缊蠖,眇然用悲吒。

火流暑当反,日暝天欲夜。

我躬且自阅,于此犹閒暇。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秋热

蒸暑淹南国,季秋如长夏。

炎凉乱平分,天地错常化。

短日回朱光,六龙顿其驾。

暵似山泽焚,惮我如不暇。

反思岁聿暮,却顾旦辄夜。

宁忍窥昆虫,干时事矜诧。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