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登献花岩小星槎

临高徙倚一麃栏,虚槛平收色界宽。

天阙楼台疑蜃结,帝城形胜信龙蟠。

僧归萝径炊烟暝,客坐松寮落日寒。

寂寂禅房孤磬发,轻风断续度旃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登上献花岩,远眺天际的壮丽景象。首联“临高徙倚一麃栏,虚槛平收色界宽”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诗人站在高处,倚靠栏杆,俯瞰广阔天地的场景,通过“虚槛”和“色界宽”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开阔的意境。

颔联“天阙楼台疑蜃结,帝城形胜信龙蟠”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远处的楼台比作蜃气所结,形象地表现了天边景物的虚幻与美丽;同时,又以“帝城形胜信龙蟠”赞美了京城的壮丽与雄伟,暗含着对自然与人工和谐共存的赞叹。

颈联“僧归萝径炊烟暝,客坐松寮落日寒”则转向了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诗人通过“僧归”、“炊烟”、“落日”等元素,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山间生活图景,同时通过“暝”和“寒”字,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时间的流动感,让人感受到山林间的静谧与清冷。

尾联“寂寂禅房孤磬发,轻风断续度旃檀”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静谧氛围。禅房的寂静与孤磬的声音形成对比,既突出了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最后,“轻风断续度旃檀”一句,以轻柔的风声和旃檀香的飘散,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香气,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而富有诗意。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傍晚登山观景的壮丽画卷,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山林生活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世界的追求。

收录诗词(108)

安希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 号:我素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564-1621

相关古诗词

赴官南司封留别施太仆

客舍长安幸比邻,相过累日不嫌频。

杜门对局身疑隐,烧烛论心意独真。

霜落蓟城惊别思,露寒江上倍怀人。

知君夙负匡时略,莫为秋风忆紫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削籍南归瞿沈二膳部蒋祠部傅太常陈蔡二民部于比部携舟追送龙江雪中分得风字

倚棹江干雨雪中,故人携酒扣孤篷。

自缘触罪辞南国,敢向明时赋北风。

泉石尽堪娱懒性,勋猷今巳让诸公。

古来良会元难久,莫叹浮生似转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春前一日访高存之湖上新筑

幽栖小筑五湖滨,斗室全收景物真。

出世不须黄鹄举,逃名偏与白鸥亲。

旧馀衰柳犹含冻,新种疏梅巳报春。

此意寥寥谁共解,卜居吾亦愿为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顾翼卿按岭南

翡翠明珠定有无,岭南财力未全苏。

林间鹬鸟毛难毨,水底鲛人泪欲枯。

岂谓徵求烦使节,还应轸恤缓民逋。

更闻卜吏多迁客,何日恩波到海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