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吴泉滨游灵源山紫云室访静上人

千峰高处一峰深,未到遥闻钟磬音。

径路渐通难进步,山门忽睹已生心。

色空矗矗迎窗岫,禅寂嘤嘤在树禽。

愿与尔投庐远社,莫凭陶令傲东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吴泉滨一同游览灵源山紫云室,拜访静上人的生动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感,以及对佛法和禅宗精神的深刻体悟。

首联“千峰高处一峰深,未到遥闻钟磬音”开篇即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千峰之上,独有一峰显得更为幽深,未及到达,便已听到远处传来的钟磬之声,预示着静谧与超脱的境界即将展开。

颔联“径路渐通难进步,山门忽睹已生心”描述了登山途中虽有艰难险阻,但随着路径逐渐显现,心中却已萌生向往之情。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叹,更是对心灵之旅的期待。

颈联“色空矗矗迎窗岫,禅寂嘤嘤在树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内心的体验。窗外的山峦仿佛在诉说着空灵与寂静,树上的鸟鸣也似乎融入了禅意之中,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尾联“愿与尔投庐远社,莫凭陶令傲东林”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投入修行,远离尘嚣,不似陶渊明般仅凭傲骨自居于东林,而是真正地投身于佛法修行之中,追求心灵的净化与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美景的魅力,更蕴含了对精神世界探索的渴望与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佛教禅宗思想的深入理解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1007)

王慎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宿紫云室同泉滨

中年颇苦病相侵,聊倚绳床卧碧岑。

枕席亦是人间物,寤寐自无世上心。

孤月中天风不起,明星出海雾初沉。

此夕携君同一觉,更无在昔与如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龙南冈久谪不召诗以为叹

怪尔谪居犹汉吏,欲将孙子长官中。

地幽应隔阳光照,天远宜无雨露通。

听厌舶赍喧鴃市,看频岛气起蜃宫。

已知直道非今好,莫向时人叹路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赠黄少泉书屋

精庐小搆北山下,三十六峰在眼前。

松桂翩翻留晚色,云烟开敛发春妍。

鸟声求友迁乔木,鱼藻行风舞翠涟。

期尔一经能自致,岂将短檠负芳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少滨书屋赠金生

何处清辉最悦人,若耶溪上鉴湖滨。

高斋结搆氛都远,才子风流意自亲。

静夜琴心山水在,芳春调兴物华新。

凤毛会向灵池宿,莫恋鸥群狎渚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