募僧收枯骨

兵戈二十载,枯骨尚如麻。

中岂无才智,生原有室家。

啼魂昏白昼,掩胔仗黄沙。

何处烦冤尽,观空仰《法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战争带来的深重苦难,以悲悯之情,揭示了战争对生命与家庭的摧残。首句“兵戈二十载,枯骨尚如麻”开篇即点明了战争持续之久,以及其导致的惨烈后果——遍地都是如同麻绳般数不胜数的枯骨,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接着,“中岂无才智,生原有室家”两句,诗人似乎在反思战争为何会如此残酷,是否是因为人性中的某些缺失,或是社会制度的失衡。这里蕴含着对战争根源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中无辜生命的同情。

“啼魂昏白昼,掩胔仗黄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后遗症的凄凉景象。白日里,战死者的灵魂仍在哭泣,夜晚则笼罩在一片昏暗之中;战场上,尸体被掩埋在黄沙之下,无人问津。这两句通过对比白昼与黑夜,以及尸体与黄沙,强化了战争带来的持久阴影和对生命的漠视。

最后,“何处烦冤尽,观空仰《法华》”表达了诗人对于解决战争纷争、寻求心灵慰藉的渴望。这里的“观空”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空性观念,即一切事物的本质是空无自性的,以此来超脱战争带来的痛苦和怨恨,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通过引用《法华经》,诗人寄托了对和平、理解和宽容的追求,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眼前的苦难,看到更广阔的精神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强烈的现实感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作者对战争的深切关怀与对和平的热切期盼,具有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14)

方拱乾(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起

长夜厌朝眠,暾光到枕先。

家无烦老事,人爱早晴天。

研洗和冰墨,炉温隔夕烟。

惺惺平旦气,孤坐倍泠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掩柴门

柴门开亦静,无事手常关。

晓露花争坼,斜阳牛自还。

相看忘塞俗,久已负家山。

偶忆雍陶句,开笼放白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九日

郁郁连朝雪,萧萧九日晴。

异乡谁送酒,令节但存名。

目断天无极,风高沙自惊。

莫嫌人迹远,雁迹罢南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放雉

万物爱生还,凌霄刷羽翰。

自经罗网苦,益觉地天宽。

文采无夸耀,飞翔得便安。

故山谐伴侣,不羡女床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