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夷

四海归周莫不臣,首阳山下饿夫身。

清风万古何曾死,愧死当时食粟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天下归附周朝,没有不臣服的,他自己却在首阳山下忍饥挨饿。
清风千年不死,他感到羞愧,因为他曾是吃粮的人。

注释

四海:天下。
归周:归附周朝。
莫不臣:没有不臣服的。
首阳山:古代山名,常与伯夷、叔齐的故事相关。
饿夫:饥饿的人。
清风:象征高尚的节操或清白的历史。
何曾死:千年不死。
愧死:感到羞愧以至于死去。
当时:那时候。
食粟人:吃粮食的人,指有俸禄或享受社会资源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舒岳祥所作的《伯夷》。诗中通过描绘伯夷在周朝统一后仍坚守节操,宁可饿死在首阳山下的故事,表达了对这位高洁之士的敬仰和对其坚守道义的深深感慨。"四海归周莫不臣"一句,写出了天下归顺周朝的大势,而伯夷却选择不向权势低头,"首阳山下饿夫身"则形象地刻画了他贫寒饥饿的境遇。"清风万古何曾死",以清风比喻伯夷的精神永存,暗示他的高尚品德超越了生死;"愧死当时食粟人"则是诗人对那些违背道义、苟且偷生者的自省与谴责,认为他们面对伯夷的抉择应感到羞愧。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伯夷的气节和独立人格,同时也寓含了对社会道德沦丧的批判,具有深刻的道德教化意义。

收录诗词(850)

舒岳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初七日

山间烟雨闭门高,心事难平著酒消。

今日萧萧风物好,官窑瓶里插红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即目

藕梢菱蔓织横塘,属玉鵁鶄度渺茫。

可怪插秧青雨里,暮寒清切水栀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即事

二月东风始见梅,山童折得数枝来。

铜瓶棐几修清供,香鼎中间易卷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