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松和樗庵先生韵

阿育王山古灵窟,奇气独辟天南垂。

千年灵秀蕴不发,乃与佛氏留军持。

支离老树独高踞,佛塔偶寄冰霜姿。

辟如陶令入莲社,一笑不见我与而。

横空偃蹇掉头去,臭味安肯联庄施。

显神藏用葆灵质,岂若樗散传卮词。

樗庵先生古模楷,杖策独与山林期。

入山寻松若寻友,苍髯捧手相提携。

从游更得未曾有,如读异书神为移。

昔从图经见之久,目所未到心先追。

谁知闻见总不逮,咫尺不到山灵嗤。

坐久凉月出东岭,山风不动龙吟迟。

石坛冷落坐未得,寒光自老千年枝。

千年游屐几万辈,诗仙诗鬼来无时。

都将险语供写照,千颂万偈谁留遗。

先生一笑拈霜髭,姓名落落长松知。

羊公自与岘山古,俪以湛等宁非痴。

圣镫佛火置勿问,岁寒之友斯取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黄定文的《晋松和樗庵先生韵》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古老的灵窟,位于阿育王山,其独特的灵气仿佛从天边垂落。千年积淀的灵秀未被发掘,似乎只为佛家留存,象征着一种静谧与超然。老树挺立,佛塔静默,犹如陶渊明般超脱,不愿与世俗同流。诗人以横空的姿态离去,不愿与庸俗为伍,强调了灵性与隐逸的价值。

诗人赞美樗庵先生如同古代楷模,独自在山林中寻求真意,与松为友,仿佛在与自然对话。跟随他的游历,诗人感到前所未有的精神触动,尽管早有耳闻,但亲临其境的感受更为深刻。然而,即使近在咫尺,山灵仍以其深邃难以触及,令人感叹。

月升东岭,山风轻拂,石坛寂静,千年古枝映照着清冷的月光,增添了岁月的沧桑感。无数游人曾在此留下足迹,包括诗仙诗鬼,他们的豪放诗篇成为历史的见证。樗庵先生淡然一笑,霜白的胡须与松树相伴,显得孤独而高洁。诗人将他比作羊公与岘山的契合,与湛等人的追求同样执着。

最后,诗人表示无需过多关注圣灯佛火,寒冬时节,唯有这些岁寒之友才值得珍视。整首诗通过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展现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深深敬仰,以及对高尚人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7)

黄定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禅陵行

浊漉城头北风起,夜闻山阳泣山鬼。

曹家寒食汉家坟,翁仲无情堕铅水。

当时神州悲陆沈,两京陵墓成荒岑。

祠官旧事空投玉,校尉新衔有摸金。

征西将军老不死,墓上曹侯竟谁是。

虎皮羊质五官郎,抱颈轻狂作天子。

岂知刚卯摧金刀,转眼又失当涂高。

赤符未绝中兴汉,白石先闻大讨曹。

至今日暮行山路,回首铜台复何处。

春雨曾传卖履愁,秋声谁觅西陵树。

君不见长安石马嘶昭陵,会稽社宇啼冬青。

抔土山阳还好在,人间玉碗几飘零。

形式: 古风

龙门

石楼伊水曲,秋浦散斜晖。

匹马乱流去,冲人双鸟飞。

云归樵担重,苔护佛容肥。

几日风尘里,山林得暂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陈后山祠

诗到穷愁合闭门,茅庐何处吊幽魂。

瓣香未肯输坡老,举俗安知爱许浑。

秋入候虫吟独苦,春归脱木晚初温。

西江宗派当时体,尊酒何人与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日张古余太守招同苏常二郡守登平山堂

平山燕集追前辈,胜日登临五马齐。

鸟破夕阳天远近,水分青草路东西。

欲残楼阁犹金碧,过雨花枝半笑啼。

问道婪春红芍药,几围金带出招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