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出自清末近现代初诗人王闿运所作,赠予张之洞。通过“壁立千仞,犹恐未免俗”与“胸包九流,而后可谈经”,表达了对张之洞学问深广、品行高洁的赞誉。
“壁立千仞,犹恐未免俗”一句,以山壁直立千丈,即便如此,仍担心未能摆脱世俗的束缚,形象地描绘了张之洞在追求学问与道德上的不懈努力和自我要求。山壁的高耸象征着张之洞学问的高度,而“犹恐未免俗”则体现了他对于自身修养的严格审视和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
“胸包九流,而后可谈经”则进一步赞扬了张之洞博学多才,能够包容各种知识流派,从而具备了深入探讨经典的能力。这里的“九流”泛指各种学说、思想流派,强调了张之洞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能够跨越不同学术领域,展现出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广阔的视野。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高度评价了张之洞在学问与道德上的成就,以及他在学术探索中的谦逊与严谨态度,是对一代学者的崇高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