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意本自遂,兹溪称独醒。
云萝环静室,水石照疏棂。
杀竹编书古,纫兰作佩馨。
王通昔不遇,时亦坐汾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溪边隐居生活的喜爱和自得其乐的情感。"野意本自遂"表达了诗人顺应自然的心境,"兹溪称独醒"则暗示了他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接下来,"云萝环静室,水石照疏棂"通过描绘静谧的环境和清澈的溪流,展现了诗人居所的清幽与宁静。
"杀竹编书古"一句,借用了古代典故,可能暗指诗人以简朴的方式记录生活,寓含着对传统文化的敬仰。"纫兰作佩馨"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兰花的香气自比,表达内心的纯洁和高尚。
最后,诗人以王通的典故收尾,王通是唐代未被重用的知识分子,他曾于汾亭感叹怀才不遇。蒋堂借此表达自己虽未如王通般遭遇际遇,但同样在溪馆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满足,体现了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自我肯定。
不详
年来纳组去,林下得身还。
泚泚清流处,重重碧树间。
渊鱼乐且静,庭鹤寿而閒。
粗有淮安趣,谁同赋小山。
山亭深处枕清溪,万木回环尽翠微。
梅萼破香知腊近,柳梢含绿认春归。
风前列嶂琴三叠,雪后群山玉四围。
顾我此来盘礴久,尘劳潇洒顿忘机。
危构跨奫沦,清宜涤世纷。
飞湍逢石转,漱玉隔山闻。
影乱林花落,丛幽涧草熏。
兹为褉饮地,何羡右将军。
禅公览古意裴徊,偶结云庵向北来。
满目沧洲围野景,一枝金策卓秋苔。
沙边水鸟衔花至,月下渔人施供回。
或记稽山旧徒侣,樵风应为送浮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