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随身伴,独自意绸缪。

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孰与话轻柔?

东逝水,无复向西流。

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脉脉使人愁!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的《望江南》,虽然题目中给出的是"随身伴,独自意绸缪",但这并非完整的诗句,可能是诗中的片段。从这部分来看,诗人似乎在描绘一种孤独和忧虑的情绪。"随身伴,独自意绸缪"表达了主人公身边无人陪伴,内心思绪万千,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和担忧。"谁料风波平地起,顿教躯命即时休"则暗示了突如其来的变故,让生命瞬间陷入危机,没有预料到的困难如同平地惊雷。

"孰与话轻柔"进一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找不到可以倾诉的对象。接下来的"东逝水,无复向西流"借用了时间流逝的比喻,强调无法挽回的过去和无法预知的未来。"想象更无怀梦草,添衣还见翠云裘"通过梦境和衣物的细节,寄托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

最后的"脉脉使人愁"以含蓄的方式表达了深深的愁绪,这种无声的忧郁让人感同身受。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曹雪芹独特的文学风格。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琴曲四章(其一)

风萧萧兮秋气深,美人千里兮独沉吟。

望故乡兮何处?倚桂杆兮涕沾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琴曲四章(其二)

山迢迢兮水长,照轩窗兮明月光。

耿耿不寐兮银河渺茫,罗衫怯怯兮风露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琴曲四章(其三)

子之遭兮不自由,予之遇兮多烦忧。

之子与我兮心焉相投,思古人兮俾无尤。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琴曲四章(其四)

人生斯世兮如轻尘,天上人间兮感夙因。

感夙因兮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