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三千稚翠绕池亭,他日摩挲考岁星。
为语邦人须耐久,春红何必似冬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园林风光图景。开篇“三千稚翠绕池亭”一句,以“稚翠”形容刚种下的柏树,既表现了它们青翠可爱的样子,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成长。这些小树围绕着池塘边的亭子,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生态和谐的景象。
紧接着,“他日摩挲考岁星”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片园林中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人可能在某个宁静的夜晚,手触树干,心中计算着岁月的流转,感叹时间的无常和自然界的永恒。
第三句“为语邦人须耐久”表达了诗人对后人的劝诫。这里的“邦人”泛指同胞、后代,而“耐久”则强调了持久与坚韧,可能是希望他们能够像这些树木一样,经受住岁月的考验。
最后一句“春红何必似冬青”,在表面上看似在讨论植物颜色的变化,但实际上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春天的花朵绚烂多彩,而冬季的绿意则显得淡然自若。这句话可能是在比喻人生,提醒人们不必总是追求外表的华丽,而应珍视内在的坚持与恒久。
整首诗通过对园林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刻哲思,传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界的独到感悟。
不详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使君未怕牧蛮官,游戏边藩不作难。
龙竹风霆惊物化,鳌山赑屃照人寒。
千林独觉一林芳,秾碧搀先送晓光。
鲁酒未妨杯雪冷,麝兰半杂袖风香。
霜馀袅袅撷秋芳,露洗娟娟百宝光。
齿冷欲餐琼树玉,手温谁握洞庭香。
佛顶分明火焰高,黑瑿何事助焦熬。
只销一酌梅花雪,我已官曹似水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