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贫

老作清时版籍民,深耕迨及故山春。

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

但使甑中馀麦饭,何妨涧底采荆薪。

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瞿昙问宿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长久以来,我在清平之世作为户籍居民,辛勤耕种直到故乡春天来临。
我深思熟虑,这难道是上天让我贫穷吗?我不应妄自菲薄,担心连鬼神也会嘲笑我的想法。
只要有锅中剩余的麦饭,哪怕在山涧捡拾柴薪也是可以的。
这种困苦正是由于我过于清高和狂放,不要向佛陀询问过去的原因。

注释

老作:长久以来作为。
清时:清平之世。
版籍民:户籍居民。
故山春:故乡春天。
岂是:难道是。
天贫我:上天让我贫穷。
妄计:妄自菲薄。
鬼笑人:鬼神嘲笑。
甑中馀麦饭:锅中剩余的麦饭。
涧底采荆薪:在山涧捡拾柴薪。
正坐:正因为。
清狂:清高和狂放。
瞿昙:瞿昙是佛教对佛陀的尊称,这里指代佛陀。
宿因:过去的原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苦贫》,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贫困生活的自嘲和淡然态度。首句“老作清时版籍民”,表明诗人年事已高,但仍为朝廷编户齐民,生活清贫。次句“深耕迨及故山春”描绘了诗人勤劳耕作的情景,即使在故乡春天的田野上,也未曾懈怠。

“熟思岂是天贫我,妄计还忧鬼笑人”两句,诗人反思自己的贫困并非天意所赐,而是自己过于节俭,甚至担心连鬼神也会嘲笑他的简朴。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沮丧,反而在“但使甑中馀麦饭,何妨涧底采荆薪”中展现出豁达,表示只要有剩余的麦饭充饥,即使在山涧拾柴也是生活的一部分。

最后两句“此穷正坐清狂尔,莫向瞿昙问宿因”,诗人坦诚自己的贫穷源于自己的清高和狂放不羁,而不是命运的捉弄,他不愿向佛家寻求解脱,暗示自己宁愿坚守本性,不向困境低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自我剖析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陆游在贫困中的坚韧与自尊,以及对清贫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接受。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苦贫戏作

五穷作祟不容支,蝉腹龟肠旋过时。

客散难求门外辙,衣穿徒有鬓边丝。

儿能解事甘藜藿,婢苦无薪睨扊扅。

箕踞浩歌君会否,书痴终觉胜钱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苦雨二首

烟水茫无际,空阶滴不休。

一窗闲隐几,四月澹如秋。

箔冷蚕迟绩,泥深麦未收。

家贫村酒薄,曷解老农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苦热

万瓦鳞鳞若火龙,日车不动汗珠融。

无因羽翮氛埃外,坐觉蒸炊釜甑中。

石涧寒泉空有梦,冰壶团扇欲无功。

馀威向晚犹堪畏,浴罢斜阳满野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苦寒

终日频添季子裘,经旬不上仲宣楼。

摩挲酒榼虽堪喜,疏索梅花未免愁。

正苦冰生退吟笔,却思雪作润耕畴。

乘除扰扰殊多事,独拥青毡觅睡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