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沟吴王庙三首(其一)

黄池铸错恨何追,剩水长增庙貌悲。

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

观光自是先王志,负德终缘夏肄亏。

闻道神旌午夜动,依然荼火望离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首句“黄池铸错恨何追”引用典故,黄池之盟本为齐国与吴国的会盟,却因吴王夫差的轻敌导致失败,留下千古遗憾,诗人以“铸错”比喻决策失误,表达了对历史错误无法挽回的深深遗憾。

“剩水长增庙貌悲”则描绘了后人对历史人物的哀思,即使时间流逝,后人仍会在吴王庙前感怀,表达出一种永恒的悲情。接下来,“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两句,通过伍子胥和西施这两个历史人物,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悲情。伍子胥被冤杀,西施被利用,他们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无辜受难者的同情。

“观光自是先王志,负德终缘夏肄亏”则从更宏观的角度审视历史,认为先王的志向在于观照天下,但最终因为道德缺失而导致国家衰败。这不仅是对吴国历史的总结,也是对所有国家兴衰的深刻反思。

最后,“闻道神旌午夜动,依然荼火望离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精神的敬仰与怀念。午夜时分,神灵似乎在活动,而诗人则遥望着远方的火焰,寄托着对历史人物的思念与敬意。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英雄人物的崇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798)

全祖望(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学者称谢山先生。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 字:绍衣
  • 号:谢山
  •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 生卒年:1705-1755

相关古诗词

韩沟吴王庙三首(其二)

四渎于今尽贯穿,巨灵输尔凿南天。

水犀一鼓争安闸,甲盾齐声共执鞭。

列宿女牛芒角动,三洲商鲁板堤连。

嵯峨宸宇酬勤事,好为淮东慎节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韩沟吴王庙三首(其三)

江干相树郁平冈,左顾长洲带水杭。

漫以决排讹禹甸,竞传英爽遍隋塘。

百牢犹共王馀荐,一饭休教笼稻荒。

不爱勾东受扬子,雄心北向尚苍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扬州城北建隆寺宋太祖征李重进驻跸地也樊榭用沈传师岳麓寺韵同作

广陵事变不可论,青燐黄雾时迸奔。

法云山光俱故垒,佛火黯淡难称尊。

夹马新人膺新命,威斗欲振河山昏。

天生圣人大一统,有如啬夫芟莠根。

柴家孱王屏翰寡,所仗懋亲为篱樊。

当年连辔来下蔡,滁阳寿阳并轩轩。

诸公半随庙社转,发蒙振落随风翻。

殿前统制旋裂眦,上党节度继陨元。

孤臣坐握重城重,重泉何以朝陵园。

六龙北下如山压,万骑动地云列屯。

须臾穷城甘鼎沸,赤晕如电照寺门。

广陵城开传厥角,谁为故使扫血痕。

八百年来梵磬冷,令我吊古泪满樽。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昨和樊榭建隆寺作而韵未次也樊榭必欲予另作复得一首

韩先李后且弗论,骈首共障狂润奔。

沙场犹道天子寨,塔影长邻太傅园。

莫夸新朝铙吹盛,未若平陵哀唱尊。

追忆迎銮几百战,始牧天堑作江樊。

黑王肯为黄袍屈,临风一恸白日昏。

铁券莫移精术志,尝墉远致罴虎屯。

大府都厅俄顷尽,峨峨行幄光空门。

草诏定须陶学士,袖中宿搆无墨痕。

岂知孤臣耿耿魄,化为邓林枯杖根。

幕下殉身谁义烈,枉杀酒吏开朋樽。

朋樽散尽沙虫化,江涛浩浩劫火翻。

元之片石不可见,禅枝老矣垂前轩。

庚申相公亦仙李,转盻重围又抗元。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