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潘屯田冬日早朝

假寐怀古人,夙兴瞻晓月。

通晨禁门启,冠盖趋朝谒。

霜霭清九衢,霞光照双阙。

纷纶文物纪,焕烂声明发。

腰剑动陆离,鸣玉和清越。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假装睡着怀念古代贤人,早起眺望拂晓的月亮。
从清晨开始宫门开启,官员们戴着官帽纷纷前往朝廷参拜。
霜雾澄清了宽阔的街道,霞光映照着两座宫门。
繁多的典章文物记载着历史,灿烂的文辞言辞焕发光芒。
佩戴的长剑闪烁着斑斓的光芒,身上的玉佩发出清脆悦耳的撞击声。

注释

假寐:假装睡觉。
怀古:怀念古代。
人:贤人、先贤。
夙兴:早起。
瞻:眺望。
晓月:拂晓的月亮。
通晨:从清晨开始。
禁门:宫门。
启:开启。
冠盖:此处指官员,借代其头戴官帽的形象。
趋朝:快速前往朝廷。
谒:参拜、觐见。
霜霭:霜雾。
清:澄清、使……变得清晰。
九衢:宽阔的街道,泛指都城的主要道路。
霞光:日出或日落时云层受阳光照射产生的彩色光晖。
照:映照。
双阙:古代宫殿前两边的楼观,此处指宫门。
纷纶:繁多、众多。
文物:典章文物,泛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器物、文献等。
纪:记载、记录。
焕烂:光彩夺目、灿烂。
声明:文辞言辞。
发:焕发、显现。
腰剑:佩戴在腰间的长剑。
动:闪烁、晃动。
陆离:形容色彩斑斓的样子。
鸣玉:身上佩戴的玉佩因行走而碰撞发出声音。
和:伴随着。
清越: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在冬日清晨起床赴任的情景。开篇“假寐怀古人,夙兴瞻晓月”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人的怀念以及早起工作的决心。"通晨禁门启,冠盖趋朝谒"则是官员们在清晨打开宫门,一身正装赶赴朝堂的场景。

接着“霜霭清九衢,霞光照双阙”描述了冬日清晨街道上覆盖着薄霜,而天空中霞光映照在高耸的城楼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一种庄重、肃穆的朝廷气氛。

"纷纶文物纪,焕烂声明发"可能是指诗人对文化遗产和历史文献的尊崇,以及对宣扬这些知识的热忱。"腰剑动陆离,鸣玉和清越"则描绘了官员佩剑行走时剑饰轻响,与清脆悦耳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展示了一种文武并济的修养。

整首诗通过对早朝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展现了古代士大夫对于国家和历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收录诗词(7)

张文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夫(其一)

久无音信到罗帏,路远迢迢遣问谁。

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

形式: 古风

寄夫(其二)

驿使今朝过五湖,殷勤为我报狂夫。

从来誇有龙泉剑,试割相思得断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梦王尚书口授吟

鬟梳闹扫学宫妆,独立闲庭纳夜凉。

手把玉簪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看看舞罢轻云去,应赴襄王梦里期。

形式: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