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和萧子所同游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超凡的山居景象。首句“石上荆茅坐可班”,写诗人与友人在石头上席地而坐,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生活简朴却自得其乐。次句“也知仙境胜人寰”表达了对眼前环境的赞美,认为这里超越了尘世的纷扰,如同仙境。
“风开橡栗寒初落”描绘了秋风吹过,橡栗树上的果实落下,带来一丝寒意,展现了季节的变换。而“月款柴扉夜不关”则写夜晚月光温柔地洒在简陋的柴门前,门扉半掩,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老去渐惊容鬓变”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感叹随着年龄的增长,容颜也在改变。然而,“秋来长爱水云閒”又透露出诗人对山水云雾的喜爱,享受着这份闲适的生活。
最后两句“凭君缓饮西华酒,不放联歌踏月还”邀请朋友慢慢品饮美酒,一起欣赏月色,不愿匆匆结束这美好的时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景色的留恋。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