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诗.博浪沙

嬴政鲸吞六合秋,削平天下虏诸侯。

山东不是无公子,何事张良独报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秦始皇像鲸鱼一样吞并了六国的秋天,统一了天下,征服了各路诸侯。
崤山以东地区并非没有杰出人物,为何只有张良独自承担复仇的责任?

注释

嬴政:秦始皇。
鲸吞:比喻强大的势力吞并。
六合:指天下,古代认为东西南北中为六合。
秋:代指秋季,象征丰收和结束。
削平:征服、平定。
虏:俘虏,此处指被征服的诸侯。
诸侯:古代分封的各国君主。
山东:崤山以东地区,泛指中原地区。
公子:古代对贵族子弟的尊称。
张良:汉初名臣,曾协助刘邦建立汉朝。
独报雠:独自报仇雪恨。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胡曾的作品,名为《咏史诗》。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抒发。

首句“嬴政鲸吞六合秋”中的“嬴政”指的是秦始皇,他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国时期,使得天下归于一统。这里的“鲸吞六合秋”形象地描绘了秦始皇强大的征服力度。

接下来的“削平天下虏诸侯”则进一步表达了秦始皇对各诸侯国进行军事征伐,消灭它们的独立性,使之成为秦朝的一个郡县。这里用“削平”一词,不仅形容了战争的残酷,也反映出秦始皇统一天下的决心。

第三句“山东不是无公子”中的“山东”在古代通常指的是今山东省及其周边地区,而“公子”则是对贵族或王室后裔的一种尊称。这句话可能是在提醒读者,历史上山东一带也曾有过显赫一时的公子王孙。

最后,“何事张良独报雠”中的“张良”是西汉初年著名的谋士,他辅佐刘邦(即后来的汉高祖)击败项羽,最终建立了汉朝。这里提到的“独报雠”,则可能是在说张良在历史中有着不凡的成就,尤其是在帮助刘邦打败项羽,报复秦朝对楚国的压迫。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英雄统一天下、建立新秩序的态度,同时也暗含着对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和地位的一种思考。

收录诗词(165)

胡曾(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诗.彭泽

英杰那堪屈下僚,便栽门柳事萧条。

凤皇不共鸡争食,莫怪先生懒折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咏史诗.朝歌

长嗟墨翟少风流,急管繁弦似寇雠。

若解闻韶知肉味,朝歌欲到肯回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史诗.渭滨

岸草青青渭水流,子牙曾此独垂钩。

当时未入非熊兆,几向斜阳叹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咏史诗.湘川

虞舜南捐万乘君,灵妃挥涕竹成纹。

不知精魄游何处,落日潇湘空白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