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临川太守石公挽词二首(其二)

半道逢豺虎,吞声力已穷。

命从冤狱丧,言有谏臣公。

玉树埋长夜,金鱼委断蓬。

旅魂虽获雪,千载起悲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被冤屈而死的官员,其形象悲壮而深刻。首句“半道逢豺虎,吞声力已穷”以“半道逢豺虎”象征这位官员在官场中遭遇不测,处境险恶,即使内心痛苦至极,也无法发声抗争。接下来,“命从冤狱丧,言有谏臣公”两句,揭示了这位官员之所以遭受不幸,是因为被冤枉入狱,而他的声音,即谏言,却无人倾听,凸显出其命运的不公与无奈。

“玉树埋长夜,金鱼委断蓬”运用比喻手法,将官员比作“玉树”,象征其高洁的品质和才华,却被埋没于“长夜”般的黑暗之中;“金鱼”则代表其曾经的官职或荣誉,如今却如同断蓬般飘零,失去往日的光彩。这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官员生前的辉煌与死后境遇的落差,以及社会对正义缺失的讽刺。

最后,“旅魂虽获雪,千载起悲风”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官员的深切同情与哀悼。虽然在生前未能得到公正对待,但其冤屈终将在后世得以昭雪,其精神将永存人间,引起千载之后的悲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对公正与人性的呼唤,以及对历史悲剧的反思。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陈伯育承事挽词二首(其一)

海鹤冰为骨,霜潭月作心。

要宾唯饮酒,焚券不论金。

相望萦离恨,何嗟得讣音。

春回坟草绿,谁伴夜台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陈伯育承事挽词二首(其二)

二子皆攀桂,一生唯好吟。

夜台如得句,泉路孰知音。

饮态思颓玉,交情失断金。

奠刍何以报,折尽老夫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邹宣德挽词二首(其一)

忆昔姑溪上,分携岁月赊。

清标冰有骨,静德玉无瑕。

不杀居为戒,传经大厥家。

西山问仙籍,公合在烟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邹宣德挽词二首(其二)

静乐畴能匹,翛然几杖间。

有儿专使节,无念落尘寰。

流水归何处,孤云去不还。

成仙应蜕骨,谁谓掩泉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