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从西口到东口的旅程,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内心感受。
首联“百里东西口,三当日夜经”开篇点题,以“百里”和“三日”概括了旅程的距离与时间,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颔联“湖敧半船月,天满一帆星”运用对比手法,将湖面的月影与天空的繁星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夜晚景象。其中,“敧”字生动地描绘了湖面上月影倾斜的姿态,增加了画面的动态感。
颈联“水浅寒犹浊,山空暮自青”则转向对自然环境的描写。水虽浅,但因寒冷而显得浑浊,山在傍晚时分呈现出一片青翠之色,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季节的变化,也暗示了旅途中的不同心境。
尾联“敢云贪利涉,风色总冥冥”表达了诗人对旅程的反思。他不认为自己是为了追求利益而涉险,而是强调了旅途中的未知与不可预测性,尤其是“风色总冥冥”,既指天气的阴沉,也暗喻了人生旅途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旅途经历的深刻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