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用两当轩韵咏落花,乃祖父命书院课题,戏效之

慢把鸭锄放。小楼头、绿阴浓遍,倚栏怅望。

一缕情丝烟共化,春水此情难量。

都付与、啼鹃怊怅。

不信东皇情最重,五更风、竟把花魂葬。

空剩得,彩幡荡。前生本在蓬莱上。

返瑶池、回头俯视,人间景况。

雨妒风欺归亦好,尘世本来多恙。

休苦恋、朱门蓬巷。

后果前因难细问,意迷离、且醉青纱帐。

任花底,金铃响。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幅春日落花的场景,充满了哀婉与哲思。"慢把鸭锄放",诗人缓缓放下农具,流露出对春光流逝的惋惜。小楼头的绿荫浓郁,倚栏远眺,内心充满惆怅,仿佛连那袅袅情丝也随烟雾消散,春水也无法承载这深沉的情感。

"一缕情丝烟共化,春水此情难量",表达了诗人对落花命运的感慨,认为即使东皇(春神)也无法阻止花朵凋零,五更的风无情地将花魂埋葬,只剩下飘荡的彩幡,象征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上片以落花自比,"前生本在蓬莱上",暗示自己曾有过仙人的身份或理想,如今却落入凡尘,目睹人间冷暖。"雨妒风欺归亦好,尘世本来多恙",诗人认为风雨相加的自然现象,或许也是一种解脱,世间纷扰,人皆有疾,不必过于执着。

下片转向对因果轮回的思考,"后果前因难细问,意迷离、且醉青纱帐",表明人生如梦,因果难以明了,不如暂且沉浸在醉乡中,忘却现实的困扰。"任花底,金铃响"以花底金铃声作结,既描绘了落花飘零的景象,又寓言人生的无常与欢乐。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落花为载体,抒发了诗人对生命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82)

俞庆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一)

红闺里,晨起未梳妆。

为爱早凉抛角枕,因怜晓色倚回廊。霞影认微茫。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二)

红闺里,蝶粉晒花枝。

修竹阴浓风细细,纱窗人定日迟迟。午倦睡些时。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五)

红闺里,萤火扑西东。

一树刺桐花烂漫,半钩新月影玲珑。茉莉晚香浓。

形式: 词牌: 忆江南

忆江南.消夏之作八首(其八)

红闺里,露重怯微寒。

自覆罗衾长簟滑,遥闻银箭短更残。梦里忆江南。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