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八咏(其七)芦子渡

吴淞古渡水如烟,十里芦花雪满天。

一苇可航还自许,老僧应不泛虚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郑元祐的《静安八咏(其七)芦子渡》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静谧画面。首句“吴淞古渡水如烟”,以比喻手法写出吴淞江边古老的渡口,江水轻柔地流淌,仿佛笼罩在一片迷蒙的烟雾之中,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次句“十里芦花雪满天”,则通过夸张和象征,将大片的芦苇花比作漫天飞舞的雪花,形象生动地展示了芦花的洁白与繁盛,宛如冬日景色,增添了画面的诗意和冷寂之感。

“一苇可航还自许”,诗人借物抒怀,表达出自己对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和自得其乐的心态,即使是一片苇叶也能承载船只航行,寓意着内心的淡泊与自在。

最后,“老僧应不泛虚船”一句,以老僧为喻,暗示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心灵宁静的追求。老僧不会让自己的心灵之舟空载,暗含着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深思,以及对内心充实的坚守。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吴淞古渡的描绘,寄寓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心境的独特感悟,展现出元代文人墨客的闲适与禅意。

收录诗词(542)

郑元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静安八咏(其八)绿云洞

长松钜竹翠敷腴,爽气清含雨露濡。

不异茅君主句曲,尚容元结隐猗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题萧翼赚兰亭图

已赚君亲走晋阳,老僧犹未识萧郎。

圣图本为天同大,谁谓桥山善守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题王叔明小画

幼舆丘壑未忘情,万叠青山照眼明。

儗向画图深处住,一檐灶日听松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题倪元镇水竹居图

秋风潇飒满吴江,竹影飘飖落短窗。

堪爱倪迂清绝处,依微残墨本无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