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圣寺

西去山门五里程,粉牌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古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理遣,眼前人事已浮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开圣寺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感。诗人张祜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描述寺庙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首句“西去山门五里程”,点明了开圣寺的位置,位于山门西边五里之遥,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匿于山林深处的画面。接着,“粉牌书字甚分明”一句,既指出了寺庙中曾经有人题写的痕迹,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追忆。

“萧帝坏陵深虎迹”一句,通过“萧帝”这一古代帝王的象征,以及“坏陵”、“深虎迹”的描绘,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曾是繁华一时的皇家陵园,如今却只剩下荒野与猛兽,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广师遗院闭松声”中的“广师”可能指的是寺庙的创始人或高僧,其遗院的关闭与松林中的声响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静谧,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衰败与寂寥。

“长廊画剥僧形影,古壁尘昏客姓名”两句,通过描绘寺庙内长廊壁画的剥落与古壁上尘封的游客姓名,直观地展示了寺庙的破败与时间的侵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

最后,“何必更将空理遣,眼前人事已浮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空灵哲理的思考,认为无需过度沉溺于抽象的哲学思考,因为眼前的人事已经如同浮生一般短暂无常。这不仅是对寺庙现状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开圣寺环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观、人物命运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501)

张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字:承吉
  •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 生卒年:hù)(约785年—849年?

相关古诗词

偶题

微风和暖日鲜明,草色迷人向渭城。

越客卷帘閒不语,楚娥攀树独含情。

红垂果蒂樱珠重,黄点花须粉蝶轻。

自是青楼无近信,莫将心事问卿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别

翠羽朱冠碧树鸡,未鸣先下短墙啼。

窗间谢女青蛾敛,门外萧郎白马嘶。

斜汉繁星当烛尽,淡烟残月映花迷。

景阳宫里晨钟动,不语垂鞭上柳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上元怀古

倚云宫阙已平芜,东望连天到海隅。

文物六朝兴废地,江山万里帝王都。

只闻丞相夷三族,不见扁舟泛五湖。

遥想永嘉南过日,洛阳风景尽归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隋堤怀古

隋季穷兵复浚川,自为猛虎可周旋。

锦帆东去不归日,汴水西来无尽年。

本欲山河传百二,谁知钟鼎已三千。

那堪重问江都事,回望空悲绿树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