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敏如上人还匡山

衲子浮江返,还疑受钵年。

观空忘物役,到处有人天。

尘梦吾增感,真如性所便。

应知无去住,别尔但茫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僧人敏如上人返回匡山的情景,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首句“衲子浮江返”,以“衲子”指代僧人,生动地描绘了敏如上人乘舟渡江,返回修行之地的场景。“还疑受钵年”,诗人想象着敏如上人仿佛回到了初受戒时的岁月,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生涯的感慨。

接着,“观空忘物役,到处有人天”,进一步展现了僧人的内心世界。通过“观空”达到忘却世俗杂念的状态,无论身处何地,都如同置身于佛国净土之中,体现了佛教中“心净则国土净”的思想。

“尘梦吾增感,真如性所便”,诗人借敏如上人之口,表达了对世间虚幻与真实之间的深刻感悟。在僧人看来,所有的梦境都是虚妄的,唯有遵循“真如”本性,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最后,“应知无去住,别尔但茫然”,诗人预示着敏如上人将不再为去留所困扰,因为在他心中已无所谓的去处与归宿。与友人的离别虽令人感伤,但在僧人眼中,这不过是暂时的分别,最终会重逢在佛国的彼岸。

整首诗通过对敏如上人返回之路的描绘,以及对其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佛教哲学中的空灵与超脱,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离别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242)

李孙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早秋同马伯起梁明叔诸子集朱惟四寓馆共赋(其一)

一叶飘梧井,高斋坐日斜。

城头过片雨,树杪落残霞。

名岂朋游藉,交怜意气赊。

开尊待秋色,容易负年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早秋同马伯起梁明叔诸子集朱惟四寓馆共赋(其二)

客舍逢君日,词人偶并过。

露彫三径柳,风落一池荷。

虫响竹间细,蝉声雨后多。

忘归从路瞑,清啸满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族叔于垣复之皖城蔡明府官署

七载违乡国,还家岁杪时。

如何春事好,又是别离期。

枳棘栖宁恋,云霄计未迟。

前途争御李,暂许使君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丁未立秋

夏来常抱病,炎暑太相欺。

复此凉飙至,絺衣林外披。

荷衰如怯露,蝉冷乍惊枝。

物色皆秋意,宁关一叶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