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水浮槎客,漂如一叶轻。
鸥群须仗信,鲸口几忘生。
耿耿天津阔,滔滔海浪惊。
何时还故土,怀糈问君平。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漂泊他乡的游子,心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秋水浮槎客"一句,以秋天的水为背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飘零异乡的处境,如同轻盈的一叶随波逐流,无依无靠。而"漂如一叶轻"则更深化了这种感受,仿佛诗人自己就是那轻轻漂浮的树叶,没有重量,没有方向。
接下来的"鸥群须仗信"和"鲸口几忘生"展现了诗人在这孤独旅途中寻求友伴的心境。鸥,即是水鸟,它们成群结队,显得那么团结;而鲸,是大海中的巨兽,它的口中偶尔也会让人忘却生命的危险。这里,诗人借助这些自然界的生物来表达自己对信任和生死的关注。
"耿耿天津阔"一句,通过对广阔天空的描绘,传递出一种空间上的无限扩张感,"滔滔海浪惊"则展示了时间上的不断流转,让人不禁对这旅途中的孤独和茫茫人海有所体会。
最后两句"何时还故土,怀糈问君平"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以及对于朋友平安的一种关切。这里的"君"字,不仅仅是对友人的尊称,更蕴含着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情感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展现了游子对于故土的深情,以及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渴望。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贱子悟已久,景仁迷自今。
良因拯溺急,是致涉波深。
到岸何须筏,挥锄不见金。
浮云任来往,明月在天心。
周官敛珍味,汉苑结芳根。
何意荒洲上,犹馀嘉树存。
犯寒花已发,迎暑实尤繁。
愿逐蒲萄使,离宫奉至尊。
积雨欲侵旬,朝晡漫不分。
苍凉微露日,惨澹已生云。
地半成泥滓,天应厌垢氛。
时闻度鸧鸹,空外自为群。
谏省臣无状,龙鳞昔屡婴。
恩深忘位贱,义重觉生轻。
不正诛锄法,仍蒙奖叹荣。
百身何足报,天造固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