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覆舟山望湖北诗

紫川通太液,丹岑连少华。

堂皇更隐映,松灌杂交加。

荇蒲浮新叶,渔舟绕落花。

浴童竞浅岸,漂女择平沙。

极望伤春目,回车归狭斜。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刘孝威在覆舟山远眺湖北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

首先,“紫川通太液,丹岑连少华”两句以色彩对比开篇,紫川与太液、丹岑与少华,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激荡。紫川与太液的连接,丹岑与少华的相连,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广阔,也寓意着天地间的和谐与联系。

接着,“堂皇更隐映,松灌杂交加”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堂皇的建筑在自然之中若隐若现,松树与灌木交织在一起,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勃勃,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荇蒲浮新叶,渔舟绕落花”两句则将视线转向水边,荇菜与蒲草在水中轻轻摇曳,新叶浮出水面,渔舟在落花间穿梭,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画面跃然纸上。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也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浴童竞浅岸,漂女择平沙”两句则通过儿童戏水、女子洗衣的场景,展现了日常生活的温馨与乐趣。孩子们在浅水边嬉戏,妇女们在沙滩上洗衣服,这些平凡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人间烟火的温暖。

最后,“极望伤春目,回车归狭斜”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变化。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不禁为春天的到来而感到欣喜,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回归,可能是因为对现实生活的眷恋,也可能是因为对未来的思考。这一转折,既体现了诗人情感的细腻,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60)

刘孝威(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家。名不详。出生官宦之家,齐大司马从事中郎刘绘之子、刘孝绰第六弟。生年不详,卒于梁武帝太清二年。孝威以诗胜,三兄孝仪以文胜,故孝绰有“三笔六诗”之誉,气调爽逸,风仪俊举。初为安北晋安王法曹,转主簿。隋书·经籍志》著录《集》十卷,今佚。明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辑有《刘孝仪孝威集》。今存诗约六十首

  • 字:孝威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548

相关古诗词

帆渡吉阳洲诗

江风凌晓急,钲鼓候晨催。

幸息榜人唱,聊望高帆开。

联村倏忽尽,循汀俄顷回。

疑是傍洲退,似觉前山来。

将与图南竞,谁云劳溯洄。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出新林诗

芒山视洛邑,函谷望秦京。

遥分承露掌,远见长安城。

故乡已可识,游子必劳情。

雾罢前林见,风息涌川平。

坐观暮潮落,渐见夕烟生。

无由一羽化,徒想御风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妖姬含怨情,织素起秋声。

度梭环玉动,踏蹑佩珠鸣。

经稀疑杼涩,纬断恨丝轻。

葡萄始欲罢,鸳鸯犹未成。

云栋共徘徊,纱窗相向开。

窗疏眉语度,纱轻眼笑来。

昽昽隔浅纱,的的见妆华。

镂玉同心藕,杂宝连枝花。

红衫向后结,金簪临鬓斜。

机顶挂流苏,机旁垂结珠。

青丝引伏兔,黄金绕鹿卢。

艳彩裾边出,芳脂口上渝。

百城交问遗,五马共踟蹰。

直为闺中人,守故不要新。

梦啼渍花枕,觉泪湿罗巾。

独眠真自难,重衾犹觉寒。

愈忆凝脂暖,弥想横陈欢。

行驱金络骑,归就城南端。

城南稍有期,想子亦劳思。

罗襦久应罢,花钗堪更治。

新妆莫点黛,余还自画眉。

形式: 古风

侍宴赋得龙沙宵月明诗

鹊飞空绕树,月轮殊未圆。

嫦娥望不出,桂枝犹隐残。

落照移楼影,浮光动暂澜。

枥马悲笳吹,城乌啼塞寒。

传闻机杼妾,愁余衣服单。

当秋络已脆,衔啼织复难。

敛眉虽不乐,舞剑强为欢。

请谢函关吏,行当封一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