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张昱为冀院君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与对其身后荣光的肯定。首句“镜鸾莫更惜孤鶱”,以镜中鸾鸟比喻逝者,暗示其如飞翔的孤雁已离世,寄寓了深深的惋惜之情。次句“白玉台前已抱孙”则描绘了冀院君家族繁衍的景象,虽人事已非,但后嗣兴旺,显现出一种家族延续的欣慰。
第三句“冀院君今题凤诰”,冀院君曾有荣耀,此处暗指其在朝廷的地位和功绩,暗示其生前可能曾受到封赏。第四句“妇人贵已载鱼轩”进一步强调其家族地位显赫,妇人乘坐的车驾已有尊贵的象征。
第五句“何须出涕悲同穴”,诗人劝慰不必过于悲伤,生死相隔,应以豁达的态度看待。第六句“政可长歌为鼓盆”,借用古代习俗,鼓励以歌唱来庆祝丧事,表达对逝者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最后两句“夫婿白头无所憾,只求文采赋招魂”,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怨无悔的一生的肯定,以及对逝者才华的赞美,希望他的精神能在文字中永存。
整体来看,这首挽诗情感深沉,既有对逝者的哀思,又有对生者的慰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底蕴和对故人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