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寺

沿竹寻僧院,傍溪叩佛堂。

溪回水自曲,竹密山亦凉。

供客三杯酒,参禅一炷香。

听谈心未倦,溪竹已苍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探访竹溪寺的宁静之旅。诗人沿着翠竹探寻僧院,靠近溪流叩访佛堂,展现了自然与宗教的和谐共存。溪水蜿蜒,竹林茂密,营造出一种清凉幽静的氛围。诗中通过“水自曲”和“山亦凉”描绘了环境的自然之美,而“溪回”二字则巧妙地将视觉与感受结合,让读者仿佛亲临其境。

进入寺内,诗人品尝了三杯清酒,参与了一柱香的禅修,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供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通过“供客三杯酒,参禅一炷香”,诗人传达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与体验。最后,“听谈心未倦,溪竹已苍茫”一句,既表现了与僧侣深入交流的愉悦,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观的变迁,给人以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探访竹溪寺的所见所感,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也体现了与宗教文化的亲密接触,以及心灵的净化过程,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佳作。

收录诗词(4)

林青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莲花潭

芹藻清涟乐溯洄,山光水影共徘徊。

荷如解语閒舒卷,云似无心自往来。

城阙袛应思我往,泮林谁是出群才。

眼前活泼无穷趣,认取源头莫漫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跋陈握卿与善录(其一)

聚首相亲数十年,曾披著述辑成编。

承家历历名言在,淑世昭昭雅训传。

说备东平心最乐,谈赅司马德为先。

从教海外遵鸿诲,与善应多积善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跋陈握卿与善录(其二)

与善名篇论说通,细研善善总无穷。

惩淫务返清贞俗,戒侈惟存俭朴风。

刺骨针砭回痼病,当头棒喝醒顽蒙。

休云海岛宜观感,亘古寰区善类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红牡丹茶

名葩原产自荷兰,移植閒庭色更珊。

叶翠拟侵龟背绿,花红恍映鹤头丹。

珠胎涨腻时惊晚,绛蕊含蘤岁耐寒。

艳态已堪供画谱,休誇国色灿雕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