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厚载门外荷池小憩

白日愁人,红尘困我。叶田田处刚经过。

者边驯鸭浴双雏,者边虚艇横三个。

便想江南,莲舟唱和。鸭儿争脱红裙裹。

不须挨到看花开,未花已遣情无那。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荷塘图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感色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白日的愁绪与红尘的束缚巧妙地融入自然景色之中,营造出一种既宁静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白日愁人,红尘困我”,开篇即点明了人物的情感状态,白日象征着生活的日常,而愁人则暗示了内心的忧郁。红尘则代表了世俗的纷扰与束缚,两者交织在一起,表现了人在现实生活中难以摆脱的困扰与无奈。

接着,“叶田田处刚经过”一句,通过描绘荷叶的茂盛,暗示了诗人刚刚从荷塘边走过,为下文的场景转换做了铺垫。“者边驯鸭浴双雏,者边虚艇横三个”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荷塘中的生活场景:驯鸭在水中嬉戏,双雏鸭子在母亲的呵护下游泳;而远处,则是空荡荡的小船静静地横在水面。这些细节描绘,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

“便想江南,莲舟唱和”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水乡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和谐生活的憧憬。莲舟唱和,或许是指在荷塘中划船时的欢声笑语,或是对江南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向往。

最后,“鸭儿争脱红裙裹。不须挨到看花开,未花已遣情无那。”这两句尤为精妙。鸭儿争脱红裙裹,可能是指鸭子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仿佛挣脱了某种束缚。未花已遣情无那,意味着在花开之前,就已经感受到了春天的温暖与生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汉宫春.出朝门循玉河而行杨花堆径如雪

如许风光,被软红尘土,埋没多时。

终朝荷囊束带,簪笔彤墀。

柳边花底,问何人、归院曾迷。

浑未见、堆云桥外,隔河小路逶迤。

侥倖敝车羸马,傍垂杨曲水,独放轮蹄。

何来雪花糁径,惹动相思。

韶华背我,愧閒曹、到此才知。

双鬓影、无人厮觑,春风一任相吹。

形式: 词牌: 汉宫春

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

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

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

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好景渐宜夏。

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

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形式: 词牌: 探芳信

隔浦莲.同李太学西闻绕池观荷花酌茗而返

今朝才见洛浦。无限淩波女。

或笑扬红袖,人前立、风中舞。或与明镜语。娇相顾。

或掩罗裙住。悄无侣。方塘窈窕,迷藏犹在深处。

穿梭小艇,恨未著侬摇橹。花里茶烟柳外路。归去。

馀香长殢烟雨。

形式: 词牌: 隔浦莲近拍

凤池吟.题励滋大郊居图小照

三岛楼台,十洲云水,才有如此神仙。

讶披图相见,似曾相识,韵宇翩然。

横榻科头,縠衫犹带御炉烟。

红尘不惹,桐蕉荷竹,尺五之天。

蓬莱儤直三世,有赐书万卷,插架相传。

在直庐深处,圆明园左,槐树街边。

退食归来,履痕踏不到花前。

忙何事,为沉吟、应制新篇。

形式: 词牌: 凤池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