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惠山寺院中的一夜宿宿经历,充满了宁静与古朴的气息。首联“寺古门常掩,僧贫饭每迟”,开篇即点出寺院的古老与僧人的清贫,门常掩暗示了环境的幽静,饭每迟则透露出生活的简朴。颔联“石林刓米字,尘壁掩唐诗”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古旧,石林中的字迹被岁月磨蚀,尘封的墙壁上还隐约可见唐代的诗歌痕迹,这些细节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沉淀。
颈联“曲径松杉老,荒庭桔柚垂”转而描写院内的景致,曲径通幽,松杉苍老,荒庭中桔柚枝头垂挂着果实,这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也映射出一种岁月静好的意境。尾联“九龙山色好,相对一支颐”收束全诗,以九龙山的美好景色作为背景,诗人与僧人相对而坐,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表达了对简单生活和自然美景的向往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寺夜宿的宁静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