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江五日写怀六首(其五)

少日趋庭过,中年闭户居。

耻为无用学,必读有源书。

衰白心徒苦,经纶事已虚。

客途犹秉烛,终恐负居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端江五日写怀六首》中的第五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经历的反思与感慨。

首句“少日趋庭过”,描述了年轻时的陈恭尹在长辈的教导下成长的情景,充满了对知识和道德的追求。“中年闭户居”则转折到中年后,诗人选择闭门读书,远离尘嚣,专注于学问的深造。这两句通过时间的对比,展现了从青涩到成熟的人生阶段。

“耻为无用学,必读有源书”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于学习的态度,他认为学习不应只是为了表面的装饰或无意义的追求,而应是基于深厚根基的、有实际价值的知识。这反映了他对于学问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接下来,“衰白心徒苦,经纶事已虚”两句,诗人开始反思自己的人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流逝,曾经的努力和追求似乎变得空洞无物,内心的苦楚难以言表。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也有对理想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

最后,“客途犹秉烛,终恐负居诸”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忧虑和对责任的思考。即使在旅途中,仍然坚持着照亮前行的道路,但内心深处却担心辜负了那些期望和责任。这句话既是对个人未来的担忧,也是对社会、家庭责任的一种深沉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学习态度以及未来责任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端江五日写怀六首(其六)

处处吊灵均,当年一逐臣。

迹疏犹恋国,道直不谋身。

日月悬词赋,风涛泣鬼神。

湘流殊未极,来者又何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端州华严庵送何孟门陶握山王紫巘游鼎湖二首(其一)

一月江城住,茅庵共菜根。

更寻名胜地,仍是给孤园。

高峡连峰影,清溪到院门。

不能同买棹,相送亦难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端州华严庵送何孟门陶握山王紫巘游鼎湖二首(其二)

尚记登临日,春王正月中。

冰霜凝野寺,灯火彻行宫。

未续青山梦,居然白发翁。

鼎湖名尚在,惆怅泣遗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送陶虎侯二首(其一)

昨夜明河澹欲流,纤纤凉月报新秋。

似君七夕天南路,牛女星边一叶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