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

荡愁路、海天飞絮。缥缈蓬莱,西厢扃户。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朝暮。

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

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由清代词人杨玉衔所作,其文笔细腻,情感丰富,描绘了一幅充满愁绪与梦幻的画面。

开篇“荡愁路、海天飞絮”,以海天间飘散的柳絮起兴,象征着愁绪在广阔天地间的弥漫与飘散,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缥缈蓬莱,西厢扃户”两句,通过想象中的蓬莱仙境与闭门独处的西厢对比,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之间矛盾的思考。

“望里三山,五云深处在何许”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辨,三山五云,既是神话中的仙境,也是词人心中向往的理想之地,而“何许”二字,既是对未知的探寻,也暗含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

“元都栏槛,曾借枕、将枯树”几句,通过回忆与想象,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物之中,枯树仿佛是词人曾经寄托情感的对象,而“借枕”一词,则暗示了心灵的慰藉与寄托。

“树叶已辞枝,况落泊、江关逢此”则将情感推向高潮,树叶离枝,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孤独,而“落泊”二字,不仅描绘了环境的荒凉,更映射出词人内心的失落与彷徨。

“朝暮。过红墙外道,蹈遍落花无数”通过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展现了词人行走在红墙之外,踏遍落花的场景,既是对过往岁月的回顾,也是对未来命运的预感。

“蘼芜沈讯,约偕隐、青鸾空付”两句,蘼芜与青鸾,分别代表了词人的理想与追求,然而“沉讯”与“空付”则表明这些理想与追求可能终将化为泡影,充满了遗憾与无奈。

“曾见否、世外团瓢,与猿鹤、相为宾主”则表达了词人对于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活的向往,团瓢、猿鹤,都是古人追求的隐逸生活象征。

最后,“傥梦里逢卿,应诉年时愁缕”以梦境结束全词,表达了词人在梦中与心爱之人重逢,倾诉多年累积的愁绪,既是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也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与寄托。

整体而言,《长亭怨慢》通过对自然景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理想与现实、自由与束缚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位清代词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生命、爱情、理想的深切感悟。

收录诗词(368)

杨玉衔(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亭怨慢.读慈博词,因忆查颠山初掘凿时,主人欲以风雅为商业倡,余亦狗虱戏中演员之一。地既幽旷,酒肴亦丰腆。及声气既开,主人意倦,局以屡变,而竟至于散。今偶到凭眺,古榕虽存,而诸人多物故者,因借题抒感尔

野风聚、落花飞絮。好个吟壶,幽深庭户。

七步催成,半閒偷得幸天许。

绿阴十亩,凉健我、榕门树。

爪甲若非龙,那得见、蜿蜒如此。日暮。

瞰洋场灯火,浮出市声无数。

风签月券,喜先荷、东皇支付。

莫误认、蛮海春多,毕竟是、燕莺无主。

试检点、高阳鹤发,几余霜缕。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新雁过妆楼.和六禾韵,答霞盦山楼听雨作

檐泪汛澜。添新绿、帘前露立烟鬟。

滕薛争先,不知多少琅玕。

洗梦溪声千尺落,偎人襟暖半床宽。水云寒。

红鱼白磬,断续更阑。归山。

吟壶纵小,计催诗剪烛,难得偷閒。

对影成双,灯前未感孤单。

明朝随分俯仰好,弃置鞭梢兼扇纨。

青蓑笠,趁涧痕添涨,准备投竿。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燕归来,为胡伯孝题黄穆父古鼎山茶图

云在纸,露凝枝。花盎又蟠螭。描摹何必买胭脂。

西子古妆时。印人笔。天仙魄。妆就吉金色。

茶余读画漫题词。秾淡要相宜。

形式: 词牌: 喜迁莺

阮郎归.十月十日海风大作,沈船拔木,农产摧折盖殆尽。急归山察视,吾庐尚存,填此志幸

狂飙驱雨倏东西。波涛山与齐。花幡无力任花飞。

山人归梦疑。蔬圃乱,豆棚欹。披离双树枝。

秋风茅屋杜陵诗。抱茅童未欺。

形式: 词牌: 阮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