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莫友芝对中国古代书法家李少温篆书元次山浯溪铭拓本的评价。他首先指出,尽管道州山水诗描绘细致琐碎,但李少温的书法作品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沉的内涵脱颖而出。诗人赞赏李少温对六书之学的深入理解,认为他的作品既有醇厚又有驳杂,展现出高超的艺术造诣。
莫友芝进一步强调,李少温的书法在中兴时期具有重要地位,千百年来无人能与其相媲美。他对元次山浯溪铭的镌刻,如同巢经巢的眼睛般明亮,其精心雕琢的拓本对于书法艺术的贡献巨大。诗人描述自己在晴朗的窗户下仔细欣赏这些珍品,甚至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那份幽静的秋意。
最后,诗人以感慨的口吻提到那座令人期待的“巉巉双石门”,暗示李少温的书法如同石门般雄伟,等待着后人去发现和领悟。整体上,这首诗是对李少温书法艺术的高度赞扬,以及对其作品深远影响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