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四)战城南篇

战城南,冲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

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仗大顺,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

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

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

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馀黎落惠咏来苏。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形式: 乐府曲辞

注释

烻(yàn 宴):兴盛貌。
勍(qíng擎)敌:强敌。
繁弱:亦作“蕃弱”,古之良弓名。
眊(mào茂):用羽毛做的装饰物,这里指兜鍪上的装饰。
黎:黎民。
来苏:谓因其来而获得休养生息。
苏,苏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场景,充满了紧张与壮烈的氛围。开篇“战城南”直接点明了战场地点,“冲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则生动展现了战场上的混乱与激烈,尘土飞扬,旗帜飘扬,战鼓轰鸣,仿佛整个天地都在震动。

接着,“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描绘了敌我双方的对峙,阵势浩大,如云般绵延不绝,预示着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而“伏大顺”、“应三灵”则暗示了正义的一方将取得胜利,符合古人崇尚天道的观念。

“义之所感士忘生”一句,表达了士兵们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的崇高精神。接下来的“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等描述,展现了战场上武器的使用和战斗的激烈程度,箭矢如流星般划过夜空,剑光闪烁,场面壮观。

“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进一步描绘了战场上的动态画面,战马疾驰,箭矢飞舞,火焰腾空,烟雾弥漫,整个战场如同一片混沌的战场画卷。

“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则展示了战斗中的英勇行为,勇士们挥剑斩敌,高举战旗,号角声在天空中回荡,充满力量与豪情。

最后,“夷群寇”、“殪逆徒”、“馀黎沾惠咏来苏”表现了正义一方最终战胜邪恶势力,带来了和平与安宁,百姓欢庆,国家娱乐,体现了胜利的喜悦与社会的和谐。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壮烈,同时也颂扬了正义与勇气的力量,以及战争结束后带来的和平与幸福。

收录诗词(16)

何承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海郯人(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长城镇人 ),南朝宋著名的思想家和天文学家和音乐家。南朝任尚书载丞。曾奏改《元嘉历》,订正旧历所订的冬至时刻和冬至时日所在位置,一直通行于宋、齐及梁天监中叶,在我国天文律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论周天度数和两极距离相当于给出圆周率的近似值约为3.1429,对后世历法影响很大。兼通音律,发明一种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能弹筝,复擅弈棋,著作有《达性论》、《与宗居士书》、《答颜光禄》、《报应问》等。曾奉命撰修《宋书》,书未成而卒

  • 生卒年:370-447

相关古诗词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五)巫山高篇

巫山高。三峡峻。青壁千寻。深谷万仞。

崇岩冠灵林冥冥。山禽夜响。晨猿相和鸣。

洪波迅澓。载折载停。凄凄商旅之客。怀苦情。

在昔阳九皇纲微。李氏窃命。宣武耀灵威。

蠢尔逆纵。复践乱机。王旅薄伐。传首来至京师。

古之为国。惟德是贵。力战而虐民。鲜不颠坠。

矧乃叛戾。伊胡能遂。咨尔巴子无放肆。

形式: 乐府曲辞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六)上陵者篇

上陵者。相追攀。被服纤丽振绮纨。携童幼。升崇峦。

南望城阙郁盘桓。王公第。通衢端。

高甍华屋列朱轩。临浚谷。掇秋兰。

士女悠奕映隰原。指营丘。感牛山。

爽鸠既没景君叹。嗟岁聿。逝不还。

志气衰沮玄鬓斑。野莽宿。坟土干。

顾此累累中心酸。生必死。亦何怨。

取乐今日展情欢。

形式: 乐府曲辞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七)将进酒

将进酒,庆三朝。备繁礼,荐嘉肴。荣枯换,霜雾交。

缓春带,命朋僚。车等旗,马齐镳。怀温克,乐林濠。

士失志,愠情劳。思旨酒,寄游遨。败德人,甘醇醪。

耽长夜,或淫妖。兴屡舞,厉哇谣。形傞傞,声号呶。

首既濡,赤亦荒。性命夭,国家亡。嗟后生,节酣觞。

匪酒辜,孰为殃。

形式: 古风

鼓吹铙歌十五首(其八)君马篇

君马丽且闲,扬镳腾逸姿。

骏足蹑流景,高步追轻飞。

冉冉六辔柔,奕奕金华晖。

轻霄翼羽盖,长风靡淑旗。

愿为范氏驱,雍容步中畿。

岂效诡遇子,驰骋趣危机。

铅陵策良驷,造父为之悲。

不怨吴坂峻,但恨伯乐稀。

赦彼岐山盗,实济韩原师。

奈何汉魏主,纵情营所私。

疲民甘藜藿,厩马患盈肥。

人畜贸厥养,苍生将焉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