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御史琨山水图

有山突起何峥嵘,下带叠巘纷纵横。

泰岳千峰表日观,天台万仞开霞城。

平林窈窕连长麓,远近人家几茅屋。

幽亭不见客经过,芝草琅玕春自绿。

石梁横去水涓涓,一出前山势渺然。

彭蠡晴波九江入,吴松春涨五湖连。

孤舟一叶中流渡,散尽沙头群白鹭。

舟中疑是绣衣人,四面青山随指顾。

绣衣今去远观风,大江南北广西东。

何处江山如此画,归来说与镜川翁。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幅山水图,笔墨间透露出明快与深远,仿佛引领观者步入一个静谧而壮丽的世界。山峦起伏,峻峭挺拔,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山脚下,层层叠叠的丘陵错落有致,排列纵横,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泰山之巅,日观峰傲立云端,天台山则以万仞之势,仿佛在霞光中构筑起一座神秘的城池,两者皆为自然界的瑰宝,象征着力量与宁静的和谐共存。

画面中,平缓的林地与蜿蜒的山麓相连,远处稀疏的人家点缀其间,几座茅屋在绿树掩映下显得格外温馨。幽静的亭子似乎无人问津,但其周围生机勃勃的芝草与翠绿的琅玕,昭示着春天的活力与希望。一条细流从石梁上潺潺流过,其后山势渐远,直至消失于视线之外,展现出一种辽阔无垠的意境。

彭蠡湖的晴波与九江交汇,吴松江的春潮与五湖相连,描绘出一幅江南水乡的生动画卷。在这样的景色中,一叶孤舟缓缓渡过,沙头的白鹭群随着舟行而散,增添了几分动态之美。舟中之人,或许正是身着绣衣的李御史,他四面环视,青山如画,随心所欲,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闲适与洒脱。

最后,诗人杨守陈以“绣衣今去远观风”一句,表达了对李御史离去的不舍与敬意,同时也暗示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向往。这幅山水图不仅是一幅艺术作品,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让人在欣赏之余,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收录诗词(48)

杨守陈(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马

房星委地光如虹,渥洼水与银河通。

漫说千金大宛种,争看八尺荥河龙。

乘风一跃临空谷,凤臆龙鬓耳批竹。

紫艳煌煌迥射人,红光赫赫长喷玉。

霜蹄蹴踏蓟门秋,誓与八骏驱仙辀。

不知伯乐竟何在,尽谓驽骀翻见收。

几年伏枥柴门里,空向西风时掉尾。

饥肠谁饲玉山禾,渴喉谩想瑶池水。

由是低头逐蹇驴,不堪憔悴走泥涂。

壮心尚自轻千里,逸气由来凌九区。

天闲十二知何处,明日长鸣籋云去。

一顾当空万马群,金鞍玉勒随龙驭。

形式: 古风

过开河

客途一路长淮北,万里平湖旷无极。

风埃稍静一推篷,忽见湖光与山色。

平湖万顷际遥天,露苇风荷共渺然。

红鳞乱跃多逃网,白鸟群飞不避船。

远山无多才数点,雨馀秀色浓于染。

几升螺黛暖初匀,半额蛾眉娇不敛。

对此停舟笑且谈,两堤青荫柳毵毵。

更听渔歌引杯酒,不须回首羡江南。

形式: 古风

题翠鸟

败苇萧萧秋几月,花吐黄云未成雪。

小鸟飞从何处来,踏著寒枝带霜折。

黄腹充盈丹喙长,青绡为衣白玉裳。

美人娇爱不可见,云水万里天茫茫。

形式: 古风

山水图

青山万仞高插天,晴岚暖翠浮云连。

何人结屋在平麓,药栏藓径柴门偏。

潺湲一曲清蘋水,石矼隐若脩虹起。

竹杖芒鞋白发翁,长裾步屐松阴里。

遥岑一带远苍苍,上有楼台是宝坊。

赤髭白足知何在,门掩绿萝眷昼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