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
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
筑堤连相府,度碛到龙庭。
闻道西河里,漂流不暂停。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象与辽远意境,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的交织。
首联“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以“黄”和“白”两种色彩勾勒出边塞的广阔与荒凉,黄沙漫漫,延伸至远方,白雾或雪覆盖在水边,营造出一种苍茫而静谧的氛围。
颔联“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动态美。鸟儿飞翔,留下一道道轻盈的轨迹,如同篆刻在天空中的线条;潮水退去后,阳光照射在水面,映射出点点星光,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也暗示了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
颈联“筑堤连相府,度碛到龙庭”转而描述了边塞的人文活动。筑堤连接着府邸,显示出边防的坚固与秩序;穿越沙漠到达龙庭,则象征着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交流,体现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
尾联“闻道西河里,漂流不暂停”以“西河”为背景,表达了对边塞生活的不易与漂泊不定的感慨,同时也蕴含着对边疆安全与和平的深切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的独特风貌和人文情怀,既有壮丽的自然景观,也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一幅生动的边塞画卷。
不详
理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文学家,海南四大才子之一。玉峰、,琼州琼台(今属海南)人。景泰五年进士,历官经筵讲官、侍讲、侍讲学士、翰林学士、国子临祭酒、礼部侍郎、尚书、纂修《宪宗实录》总裁官、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等职。学问渊博,熟悉当代掌故,晚年右眼失明仍披览不辍,研究领域涉政治、经济、文学、医学等,著述甚丰,同海瑞合称为“海南双壁”
晓日都门道,西风酒一卮。
几年悲玉后,万里赐环时。
古水前朝寺,残花后土祠。
淮南风景好,归去莫教迟。
晓日都门道,春风酒一杯。
为怜君独去,却忆我同来。
杨柳春堪折,芙蓉秋始开。
临岐凝望邈,目断越王台。
南人不识重,况此北风吹。
桑梓久违后,弟兄相见时。
归云孤度影,老树短垂枝。
一别又万里,重来未有期。
使节行初返,君恩许暂还。
聊为六月息,且得几年闲。
白绕飞云舍,青连过海山。
自怜家更远,临别忆乡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