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枉策来相访,衡门宜暂留。
故情怜独老,清论慰穷愁。
芋火寒初拨,藜羹暖未收。
归心何偪侧,又宿水东头。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别云壑》。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来访的喜悦和对友人贫困生活的关心。"枉策来相访"一句,以"枉策"形容朋友不辞辛劳前来拜访,足见其友情深厚。"衡门宜暂留"则邀请朋友在简陋的家中稍作停留,体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
"故情怜独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孤独老去的同情,"清论慰穷愁"则强调了通过深沉的交谈能暂时驱散友人的贫困和愁苦。接下来的两句,"芋火寒初拨,藜羹暖未收"描绘了朴素的生活场景,虽简朴却充满温情。
最后,"归心何偪侧,又宿水东头"流露出诗人对友人不得不离开的不舍,以及友人即将继续漂泊的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生活状态和人情世故。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已是三年别,那知一笑俱。
相看歌白雪,独往住玄都。
画马尘生壁,笼鹅雨满湖。
松门清夜月,还念故人无。
独干千枝长,浓阴万叶稠。
傍檐低翠盖,对坐拥青油。
霜雪兼松茂,风烟带柳柔。
旧栽祠观里,曾系老君牛。
客路西风晚,怀山独夜愁。
露寒仙掌月,天远幔亭秋。
落叶他乡梦,啼乌何处楼。
归心似江水,千里向东流。
治国宜宽典,新民在市恩。
欲追三代盛,莫使一夫冤。
引善犹连茹,销愆若救燔。
流传千万叶,端拱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