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发桂林有出岭之喜但病馀便觉登顿至灵川疲甚自叹羸躯乃无一可偶陆融州有使来书此寄之

桂林独宜人,无瘴古所传。

北客守炎官,恃此以泰然。

堂高惬宴坐,讼简容佳眠。

不计身落南,璿柄三回天。

今朝遂出岭,欢呼系行缠。

罝兔脱丰草,池鱼跃清渊。

那知多病身,久静翻怀安。

长风荡篮舆,帘箔飘以翾。

灵泉路吃蹶,仆夫告赪肩。

我亦头岑岑,中若磨蚁旋。

走投破驿宿,强饭不下咽。

兹事未渠央,万里蜀道难。

十年故倦游,况乃成华巅。

蚕老当作茧,不茧夫何言。

形式: 古风

翻译

桂林气候特别适宜人居住,自古以来就无瘴气流传。
北方来的客人在这里担任官员,依赖这宜人的环境心安理得。
厅堂高大适合宴饮闲坐,案件稀少让人能好好休息。
尽管身处南方,但不觉忧虑,因为星辰轮回,天道循环。
今日终于走出山岭,欢声笑语伴随旅程。
猎兔在丰茂的草丛中逃脱,池中的鱼儿跃入清澈的深渊。
没想到多病之躯,在长久的宁静中反而感到安心。
长风吹动着竹篮小车,车帘随风轻舞。
山路崎岖,车夫劳累,肩膀都红了。
我也感到头昏脑胀,内心像蚂蚁在旋转。
投宿破旧驿站,勉强进食却难以下咽。
此事还未结束,前方还有万里蜀道艰难。
十年的疲于奔命让我厌倦,更何况如今已至晚年。
蚕儿老去即将结茧,不结茧又怎能诉说我的境遇。

注释

桂林:指桂林地区。
瘴:古代指热带或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疾病。
炎官:炎热之地的官职。
泰然:心安理得的样子。
宴坐:宴饮闲坐。
讼简:案件稀少。
璿柄:古代星象学中的说法,指星辰轮回。
天:自然法则。
岭:山岭。
欢呼:欢声笑语。
罝兔:设置陷阱捕捉的兔子。
丰草:茂盛的草丛。
灵泉:清澈的泉水。
蹶:跌倒,困难。
赪肩:形容因劳累而脸色发红。
岑岑:形容头昏脑胀。
破驿:破旧的驿站。
强饭:勉强进食。
渠央:事情结束。
蜀道:四川的道路,代指长途跋涉。
倦游:厌倦了游历。
华巅:晚年。
蚕老:蚕儿老去。
茧:蚕茧,比喻困境。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初离桂林,出岭之际的欣喜与疲惫之情。首句"桂林独宜人"点明桂林的宜人环境,接着提到古人相传的无瘴气,为北方游客提供了舒适的避暑之地。诗人寓居于此,生活宁静,法庭清闲,得以享受宴坐和佳眠。

然而,尽管初时欢欣,诗人身体状况不佳,随着旅程深入,登顿之劳使他在灵川疲惫不堪,自比为磨蚁旋转的虚弱身躯。他感叹自己病体无力,只能勉强投宿破旧驿站,连饭都难以下咽。诗人表达了对蜀道遥远和旅途艰辛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十年游历已老,如今更是疾病缠身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蚕作茧自比,暗示即使身体疲惫,也要坚韧面对,期待着结束这艰难的旅程。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心境变化,既有出岭的喜悦,又有病弱的无奈,情感丰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2044)

范成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 字:致能
  • 号:称石湖居士
  • 籍贯: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126-1193

相关古诗词

初泛潇湘

六桨齐飞急下滩,碧琉璃上雪花翻。

越来溪色清如此,只欠矶头一钓竿。

形式: 七言绝句

初赴明州

四征惟是欠东征,行李如今忽四明。

海接三韩诸岛近,江分七堰两潮平。

拟将宽大来宣诏,先趁清和去劝耕。

顶踵国恩元未报,驱驰何敢叹劳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初履地

扶头今日强冠篸,馀烬收从百战酣。

长胫阁躯如瘦鹤,冲风夺气似枯楠。

客来慵抆懒残涕,老去定同弥勒龛。

何处更能容结习,任教花雨落毵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劳畬耕

峡农生甚艰,斫畬大山巅。

赤埴无土膏,三刀财一田。

颇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

雨来亟下种,不尔生不蕃。

麦穗黄剪剪,豆苗绿芊芊。

饼饵了长夏,更迟秋粟繁。

税亩不什一,遗秉得餍餐。

何曾识粳稻,扪腹尝果然。

我知吴农事,请为峡农言。

吴田黑壤腴,吴米玉粒鲜。

长腰瓠犀瘦,齐头珠颗圆。

红莲胜彫胡,香子馥秋兰。

或收虞舜馀,或自占城传。

早籼与晚䆉,滥吹甑甗间。

不辞春养禾,但畏秋输官。

奸吏大雀鼠,盗胥众螟蝝。

掠剩增釜区,取盈折缗钱。

两钟致一斛,未免催租瘢。

重以私债迫,逃屋无炊烟。

晶晶云子饭,生世不下咽。

食者定游手,种者长流涎。

不如峡农饱,豆麦终残年。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