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婴玄灵之曲二首(其二)

玄圃遏北台,五城焕嵯峨。

启彼无涯津,泛此织女河。

仰止升绛庭,下游月窟阿。

顾盻八落外,指招九云遐。

忽已不觉劳,岂悟少与多。

抚璈命众女,咏歌发中和。

妙畅自然乐,为此玄云歌。

韶尽至韵存,真音辞无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法婴玄灵之曲二首(其二)》由东晋时期的著名道士、医学家葛洪所作。全诗以玄圃、北台、五城等神话中的地点为背景,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仙境景象。

诗人首先描述了玄圃与北台的壮丽景色,五城的辉煌与嵯峨,仿佛是开启无尽深渊的门户,引领着人们穿越织女河,进入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接着,诗人通过“仰止升绛庭,下游月窟阿”两句,表达了对高远境界的向往与追求,仿佛在向那遥远的天际迈进,探索未知的奥秘。

“顾盻八落外,指招九云遐”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广阔视野与超凡想象,他似乎能轻易地环视四周,甚至能够招引远方的云霞。这种超然物外的气度,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现实的自由与洒脱。

“忽已不觉劳,岂悟少与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这仙境中的轻松愉悦,以及对物质世界中“多”与“少”的淡然态度,暗示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满足远远超过物质上的追求。

最后,“抚璈命众女,咏歌发中和”描绘了诗人与仙女们共同演奏音乐的场景,这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心灵的共鸣。通过“妙畅自然乐,为此玄云歌”这一句,诗人将自然之美与音乐之妙融为一体,创造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和谐与美妙。

“韶尽至韵存,真音辞无邪”则点明了音乐与自然、心灵之间的深刻联系,强调了真挚情感与纯净表达的重要性。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葛洪对于宇宙、生命与艺术的独特理解与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5)

葛洪(魏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抱朴子,东晋著名医药学家.汉族。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是中国东晋时期有名的医生,是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著有《肘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其在炼丹方面也颇有心得,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稚川移居图轴》元王蒙绘,故宫博物院藏。《人物图·葛仙吐火图》明郭诩绘,上海博物馆藏

  • 字:稚川
  • 籍贯:晋丹阳郡(今江苏句容)
  • 生卒年:公元284~364年

相关古诗词

上元夫人步玄之曲

昔涉玄真道,腾步登太霞。

负笈造天关,借问太上家。

忽过紫微垣,真人列如麻。

渌景清飙起,云盖映朱葩。

兰宫敞琳阙,碧空起璚沙。

丹台结空构,炜炜生光华。

飞凤踶甍峙,烛龙倚委蛇。

玉胎来绛芝,九色纷相挐。

挹景练仙骸,万劫方童牙。

谁言寿有终,扶桑不为查。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四非歌

晨登太霞宫,挹此八王兰。

夕入玄元阙,采蕊掇琅玕。

濯足匏瓜河,织女立津盘。

吐纳挹景云,味之当一餐。

紫微何济济,璚轮复朱丹。

朝发汗漫府,暮宿勾陈垣。

去去道不同,且各体所安。

二仪设犹存,奚疑亿万椿。

莫与世人说,行尸言此难。

形式: 古风

杜兰香作诗

阿母处灵岳,时游云霄际。

众女侍羽仪,不出墉宫外。

飙轮送我来,岂复耻尘秽。

从我与福俱,嫌我与祸会。

形式: 古风

复作诗

逍遥云雾间,呼吸发九嶷。

游女不稽路,弱水何不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