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武昌门外柳如丝,曾见吴侬笑咏时。
张绪而今渐憔悴,定应不似昔年枝。
这首诗描绘了武昌门外的柳树,柳丝轻柔如丝,曾经见证过吴地人在此欢声笑语的场景。诗人以张绪自比,暗示自己如今已渐渐衰老,不再像当年那样生机勃勃。通过柳树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李文清离别之际的感慨,暗示他的仕途可能也会经历变迁,不再是往昔的繁盛时期。整首诗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流露出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哀婉之情。
不详
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通济桥头杨柳枝,涔阳极浦漾金丝。
惊见昔年题柱客,归来白发照涟漪。
征鞍远过孙王渡,稚子迎门喜气多。
烟水云山一杯酒,拂衣归去兴如何。
石根腾起气如饙,擘絮成衣布置匀。
态度不须空蔼蔼,东皋愁杀耦耕人。
春秋来去不相安,王谢恩深往复还。
盛事他年君看取,蛇衔明月雀衔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