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太平

长吟短吟。恩深怨深。天边一曲瑶琴。是鸾心凤心。

香沈漏沈。魂寻梦寻。玉阶良夜愔愔。有花阴月阴。

形式: 词牌: 醉太平

鉴赏

这首《醉太平》由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以音乐和自然景象为载体,抒发了复杂的情感与思绪。

开篇“长吟短吟”,以吟诵之声起笔,营造出一种悠长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恩深怨深”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恩情深厚,怨恨亦深,这种矛盾的情感状态在接下来的诗句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

“天边一曲瑶琴”,将情感寄托于瑶琴之音,瑶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弦乐器,以其清雅之音著称,此处用以象征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鸾心凤心”,鸾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被用来比喻夫妻或情侣间的和谐与美满,这里借以表达诗人对于理想爱情的追求与向往。

“香沈漏沈”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香炉中的香烟逐渐散尽,滴漏的声音也渐渐沉寂,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情感的消逝。“魂寻梦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深处情感的追寻与探索,无论是现实还是梦境,都是他情感世界的一部分。

“玉阶良夜愔愔”,“玉阶”指的是华丽的台阶,夜晚的寂静与玉阶的华美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略带孤独的氛围。“有花阴月阴”,花影与月影交织,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丰富。

整体而言,《醉太平》通过音乐、自然景象以及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585)

龚自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及改良主义的先驱者。38岁中进士。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曾全力支持林则徐禁除鸦片。48岁辞官南归,次年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庵文集》,留存文章300余篇,诗词近800首,今人辑为《全集》。著名诗作《己亥杂诗》共315首

  • 籍贯:27岁中举
  • 生卒年: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清平乐

垂杨近远。玉鞚行来缓。三里春风韦曲岸。

目断那人庭院。驻鞭独自思惟。撩人历乱花飞。

日暮春心怊怅,可能纫佩同归。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太常引

一身云影堕人间。休认彩鸾看。花叶寄应难。

又何况、春痕袖斑。

似他身世,似他心性,无恨到眉弯。月子下屏山。

算窥见、瑶池梦还。

形式: 词牌: 太常引

端正好

数年华闲中黯黯。记不起、谁思谁怨。

金炉香袅昼沈沈,并叠作,闲愁片。

月明花满天如愿。也终有、酒阑灯散。

不如被冷更香销,独自去,思千遍。

形式: 词牌: 端正好

霓裳中序第一.霓裳羽衣之曲今不传,戏补之

当筵问古月。谁向其间起宫阙。风马云车历历。

见桂葆、乍迎娇如雪。遥空闻说。说夜来、天袂凉绝。

惊鸿起,素衣二八,舞罢老蟾泣。飘忽。长风吹急。

竟天上、人间了隔。仙声一半记得。

汉武秦皇,有路难觅。开元庆佳节。

算合乐、图中应识。尊前祝,千秋万岁,不须有离别。

形式: 词牌: 霓裳中序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