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

山色酿空碧,砧声鸣翠微。

自怜为逐客,谁为捣寒衣。

居士本无病,参军胡不归。

扁舟在吾手,尔莫用危机。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与深沉,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的向往。

首句“山色酿空碧”,以“山色”与“空碧”相映成趣,将山峰的苍翠与天空的深邃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接着,“砧声鸣翠微”一句,通过“砧声”这一生活化的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砧声,通常指妇女在秋夜捣衣的声音,这里不仅渲染了季节的气息,也暗含了思乡之情。

“自怜为逐客,谁为捣寒衣。”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与情感流露。诗人自称为“逐客”,即被放逐之人,流露出一种被边缘化、不得志的感慨。同时,对于“谁为捣寒衣”的疑问,既是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是对温暖与关怀的渴望。

“居士本无病,参军胡不归。”这两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归隐生活的向往。“居士”与“参军”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前者多指隐居修行之人,后者则是官场中人。通过“本无病”与“胡不归”的对比,诗人似乎在呼唤着内心的回归,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最后,“扁舟在吾手,尔莫用危机。”诗人以“扁舟”象征着自由与归隐的可能,表达了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憧憬。同时,通过“尔莫用危机”的叮嘱,既是对自身未来的警醒,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时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困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人物情感的深刻挖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归隐与内心平静的向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与超越。

收录诗词(854)

王庭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晓行唐兴寺道中寄刘美中

雨洗穹色静,云开晓碧初。

峰峦争峭拔,台殿已清虚。

村落孤烟起,人家半岭居。

回看岩际寺,几欲倒骑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清轩

竹径有佳色,耳根无市声。

山如画屏立,水作縠文生。

窗户松风响,园蔬杞菊馨。

夜深天更静,待看玉蟾明。

形式: 五言律诗

乱后过东山寺

烟尘苦未尽,绀殿倚岩阿。

云护佛世界,山栖老禅和。

斯人具眼目,法力辟兵戈。

攲枕听粥鼓,谁能奈尔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和黄子馀湖南道中寄弟子默二首(其一)

花落黄陵庙,禽声隔岸闻。

山川湖外远,牛斗地形分。

回趁峰头雁,遥瞻岭上云。

惠连诗更好,梦里亦思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