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素扇行》由明代诗人钟夏所作,描绘了一幅关于蜀王府制扇、赠扇、以及扇上书画的生动画面。
开篇“蜀王府中制奇扇”,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和主题——扇子。接着“镂边饰宝泥金面”描绘了扇子的精美制作工艺,展现出扇子的珍贵与独特。随后,“龙函捧献明光宫,赐之彩币兼华宴”描述了扇子的赠送过程,以及其在宫廷中的尊贵地位。
“来往星驰驿骑劳,低锡才人最恩眷”则通过描绘送扇过程中的辛劳与受宠若惊的心情,展现了扇子对于接受者的特殊意义。接下来,“吴门巧作素白良,欺霜妒月凝辉光”赞美了扇面上的绘画技艺,将自然之美与艺术之妙融为一体。
“图山写石各工意,八分草圣争誇长”进一步赞扬了扇面上的书法与绘画,展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之后,“后有文翰林,前有祝京兆。二老相持称墨妙,文翁二子颇克绍”提到了两位文人墨客对扇面艺术的赞赏,彰显了扇子背后的文化价值。
最后,“迩来幼海周山人,太仓王郎贤缙绅。操觚往往宗晋法,挥洒不与庸流邻”介绍了两位当代艺术家对扇面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强调了扇子作为艺术品在历史长河中的延续与发展。
整首诗以扇为线索,串联起从制作、赠送、到艺术欣赏的全过程,不仅赞美了扇子的精美与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文化氛围与审美情趣。同时,通过不同人物的视角,展现了扇子在不同场合下的不同意义,以及它在文化交流与传承中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