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晶帘一片伤心白,云鬟香雾成遥隔。无语问添衣,桐阴月已西。

西风鸣络纬,不许愁人睡。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翻译

白得叫人心惊的月光,映照在水晶帘上;我俩遥遥相隔,看不到你如云的秀发,嗅不到你似雾的浓香。想问候一声要不要多添件衣裳,却毫无办法;月挂西天,梧桐的树阴已经拉得很长。
西风起,蟋蟀声声鸣响;不让忧愁的人儿睡下;秋天还是去年的秋天,可为什么面对秋景,泪水总想流上我的脸庞?

注释

“晶帘”:水晶帘。
伤心,极言之辞。
伤心白即极白。
“络纬”:蟋蟀。
一说纺织娘。
“欲”是将出未出,想流不能流,容若将那种哀极无泪的情状写地极精准。
一说纺织娘。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幽深而感伤的画面。"晶帘一片伤心白",以透明的水晶帘幕映衬出主人公内心的苍白与哀愁,暗示了环境的清冷和心境的孤寂。"云鬟香雾成遥隔",通过描绘女子的发髻在香雾中若隐若现,暗示了与心爱之人空间上的分离,增添了思念之情。

"无语问添衣",写出了主人公无声的关怀,她想询问对方是否需要添加衣物保暖,却只能默默承受相思之苦。"桐阴月已西",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时间的流逝,加深了离别后的孤独感。

下片"西风鸣络纬",借西风吹动纺织娘的声音,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无情,使愁绪更加浓重。"不许愁人睡",表达了主人公无法入睡的痛苦,西风似乎也在催促她面对现实。最后两句"只是去年秋,如何泪欲流",直抒胸臆,去年的秋天尚且如此悲伤,今年更是难以自持,泪水几乎夺眶而出,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对过去的怀念。

整体来看,纳兰性德的这首《菩萨蛮》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离愁别绪,情感真挚,意境凄美。

收录诗词(194)

纳兰性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 字:容若
  • 号:楞伽山人
  • 籍贯:满洲
  • 生卒年:1655-1685

相关古诗词

浣溪沙(其一)

镜里花枝折未成。水中莲子动分明。

慵红闷翠转盈盈。

多恨崔徽浑似画,倦游司马苦关情。

几时怀抱属卿卿。

形式: 词牌: 浣溪沙

菩萨蛮

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晓寒瘦著西南月,丁丁漏箭余香咽。

春已十分宜,东风无是非。

蜀魂羞顾影,玉照斜红冷。

谁唱《后庭花》,新年忆旧家。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

榛荆满眼山城路,征鸿不为愁人住。

何处是长安,湿云吹雨寒。

丝丝心欲碎,应是悲秋泪。

泪向客中多,归时又奈何。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