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杨翮所作的《金溪县孝女庙乐歌三章》(其三),描绘了对孝女庙中神灵的崇敬与祭祀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人文关怀。
首句“灵之去兮将安之”,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神灵离去的关切与疑问,暗示了人们对神灵的依赖与敬畏。接着,“俨欲旋兮猋上驰”描绘了神灵在空中快速移动的景象,既展现了神灵超凡脱俗的力量,也体现了人们对神灵速度与行动能力的想象与赞美。
“互招摇兮烂祈祈,遵云路兮眷威迟”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神灵在云间穿行的情景,通过“招摇”、“烂祈祈”等词,生动地表现了神灵的威严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金有赋兮地不遗,竭赀产兮民力罢”两句,转而从物质层面探讨了人们对于神灵的供奉与奉献。这里不仅提到了金银财宝的供奉,还强调了民众为了祭祀神灵而耗尽了财力与物力,体现了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与牺牲精神。
“我邑井兮咸熙熙,赖神惠兮独弗罹”则转向了社会层面,描述了神灵保佑下的社会繁荣与安宁。通过“咸熙熙”的景象,展现了神灵带来的福祉与和谐,强调了神灵对于社会秩序与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最后,“千万祀兮神是稽,荐蘋藻兮答神釐,灵遄逝兮民聿思”四句,总结了对神灵的祭祀与怀念。通过“千万祀”表达了对神灵长久的纪念与崇拜,通过“荐蘋藻”这一传统祭祀仪式,展现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感恩与回馈。同时,“灵遄逝兮民聿思”则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离去后的思念与哀悼,以及对神灵庇护的深深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神灵的描绘、赞颂与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元代社会中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敬畏与感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习俗与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