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县孝女庙乐歌三章(其三)

灵之去兮将安之,俨欲旋兮猋上驰。

互招摇兮烂祈祈,遵云路兮眷威迟。

金有赋兮地不遗,竭赀产兮民力罢。

我邑井兮咸熙熙,赖神惠兮独弗罹。

千万祀兮神是稽,荐蘋藻兮答神釐,灵遄逝兮民聿思。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杨翮所作的《金溪县孝女庙乐歌三章》(其三),描绘了对孝女庙中神灵的崇敬与祭祀场景,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人文关怀。

首句“灵之去兮将安之”,以拟人化的手法,表达了对神灵离去的关切与疑问,暗示了人们对神灵的依赖与敬畏。接着,“俨欲旋兮猋上驰”描绘了神灵在空中快速移动的景象,既展现了神灵超凡脱俗的力量,也体现了人们对神灵速度与行动能力的想象与赞美。

“互招摇兮烂祈祈,遵云路兮眷威迟”两句,进一步描述了神灵在云间穿行的情景,通过“招摇”、“烂祈祈”等词,生动地表现了神灵的威严与神秘,同时也流露出人们对神灵的敬畏之情。

“金有赋兮地不遗,竭赀产兮民力罢”两句,转而从物质层面探讨了人们对于神灵的供奉与奉献。这里不仅提到了金银财宝的供奉,还强调了民众为了祭祀神灵而耗尽了财力与物力,体现了人们对于神灵的虔诚与牺牲精神。

“我邑井兮咸熙熙,赖神惠兮独弗罹”则转向了社会层面,描述了神灵保佑下的社会繁荣与安宁。通过“咸熙熙”的景象,展现了神灵带来的福祉与和谐,强调了神灵对于社会秩序与人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最后,“千万祀兮神是稽,荐蘋藻兮答神釐,灵遄逝兮民聿思”四句,总结了对神灵的祭祀与怀念。通过“千万祀”表达了对神灵长久的纪念与崇拜,通过“荐蘋藻”这一传统祭祀仪式,展现了人们对于神灵的感恩与回馈。同时,“灵遄逝兮民聿思”则表达了人们对神灵离去后的思念与哀悼,以及对神灵庇护的深深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神灵的描绘、赞颂与祭祀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元代社会中人们对神灵的信仰、敬畏与感恩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习俗与道德观念。

收录诗词(15)

杨翮(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酬孔秀才

达人乐高蹈,寒士耽远游。

远游欲何之,禦冬无重裘。

栖栖道路间,四顾谁与谋。

温言忽相慰,庆惬复焉求。

三复《缁衣》诗,调高安能酬。

薄言写心曲,终觉怀惭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游广教寺次李生韵

胜日款禅宫,苍苔印屐踪。

云间闻梵语,烟外听斋钟。

树列千年桧,林深百尺松。

明珠光错落,幽壑舞骊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题李德瞻壁间相看不厌图

窗前图画胜玄关,怪石长松九夏寒。

寄语山灵休厌客,清风明月好相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春晖楼者吴下顾君仲瑛就养读书之所也仲瑛日与昆弟子侄奉卮酒为亲寿临海陈敬初氏实记之余不自揆辄赋古诗二首或者歌以介寿仲瑛之志也其词曰

玉山之阳,延咢萦纡。有屋层出,君子之居。

入奉父母,出与弟俱。有琴有书,以钓以渔。

㶁㶁流水,深不可?。英英白云,迩而不迂。

维春有晖,维德不孤。及尔孙子,永言乐胥。

先哲有训,有典有经。淑尔君子,仰止景行。

我来自东,春日载明。曰未觏止,中心怦怦。

亦既觏止,我心则平。仰尔父母,及尔弟兄。

既和且煦,令仪令名。升堂拜母,式表友情。

维木有椿,有蔚其荣。维草有萱,有茁其青。

韡韡常棣,有叶其生。有猗者兰,有烨者荆。

有懿者德,有休者徵。乐只君子,百福来并。

形式: 四言诗